奥飞投资5000万的图灵机器人为什么值10亿? | 深圳图灵机器人
【奥飞投资5000万的图灵机器人为什么值10亿? | 深圳图灵机器人】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智东西 文 | 四月 连然
从2010年创业到最近一次接受奥飞动漫的5000万投资,俞志晨和其光年团队用了5年时间,成为一家估值10亿人民币的公司。俞志晨也成为智东西硬创先锋从最早期关注成长到10亿估值的又一家智能产业创业公司。
俞志晨和其图灵机器人为何值10亿?奥飞动漫花巨资投资有何“企图”?智东西今天通过采访各方声音找到答案。
2016 亿级投资接踵而至的智能产业
在智能硬件亟需快速发展与突破的2015年里,高大上的“人工智能”被津津乐道。不过对于人工智能更严谨的说法,应称为AGI领域(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人工通用智能),涉及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定位跟踪等多个细分领域,虽然智能产品千差万别,但在具体技术层面仍逃不出这个圈。
而正因为此,基于底层技术的服务型公司在厚积薄发的过程中也更被资本市场亲睐。
近日,据官方介绍,语音技术服务商思必驰收获2亿元融资,紧随其后,奥飞动漫今日(1月20日)公告称,拟向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获得该公司5%股权。
而对于这份公告更通俗的解读即为,以AI引擎、Turning OS操作系统为主要服务产品的北京光年无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图灵机器人)现估值为10亿元人民币。
(图灵机器人创始人俞志晨)
据《每日经济新闻》数据显示,另一家上市公司江南化工半年前也曾以相同金额投资光年无限,却获得了14.44%股权。以此推算,光年无限的估值在短短半年便上涨近3倍。这样的市值增长速度在外界大呼“资本寒冬”的季节里,相信定会让不少创业团队望尘莫及。
另一方面,在这飞速增长背后的技术支撑与成长历程,也引起了外界的好奇与揣测。针对此,智东西进行了深入调查分析;同时,我们也采集到了业内对这一融资事件的声音。
一家不做机器人的“机器人公司”
早在2015年6月,智东西在首次针对图灵机器人创始人兼CEO俞志晨的硬创先锋采访中了解到,图灵机器人项目创立于2010年底,由其与大学校友郭家联合创办,团队从移动端的语音助手切入,2012年3月份发布了虫洞语音助手,已积累用户约3800万;在2015年中,俞志晨和其团队仍然是一个默默无闻只专注在技术开发的创业团队。
2014年,语音助手类产品进行转型,服务从手机延伸至机器人领域,并于该年11月份推出AI引擎平台,被应用于智能客服、聊天机器人、家用机器人、微信管理平台等多个软硬件领域。
据俞志晨在今天的发布会中介绍,AI引擎平台上线14个月后,已与超过400家厂家达成合作,每日的数据更新次数达到1亿次,并已获得超过100余项知识产权。
而在2015年11月份推出的Turing OS机器人操作系统,据官方介绍,加入了思维强化引擎、情感计算引擎以及自学习引擎等内容,可使机器人在思维、情感以及学习方面更像人类。
此外,俞志晨向智东西透露,在2015年12月份,图灵机器人已获得超过1亿元的B轮融资。而此次与奥飞动漫的合作也已经在2015年上半年初步达成,入股投资则是合作后的多方考察之下决定的。
总体而言,图灵机器人并没有涉足到硬件领域,其服务内容也多以中文语义分析、自然语言对话、深度问答等为主。而其所称的情感识别、情感表达、逆向思维等人工智能技术缺乏一个更具体的判别标准,在此也不作评论。
针对俞志晨提到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布局,智东西也进行了更详尽地了解,具体而言,除了基本的语音交互模式,还包括在视觉、环境感知、物联感知等领域的探索,但现在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业内人士的快问快答
随后,智东西针对国内语音交互技术服务提供商、服务型机器人领域的代表性厂商、相关投资人等进行了采访。
Q1:图灵机器人的10亿估值与半年内近3倍的增长速度,可能存在水分吗?
A1: 作为友商或竞争/合作伙伴,我们并不适合针对此发表评论,并且市场估值可从不同的角度评判。
A2:近一年来,国内外资本针对技术型公司的投资额都是十分可观的,该类公司在前期的人力与时间投入巨大,也需要相应的资本支持。
A3:由于图灵在语音技术方面已具备较长时间的积累,而在某个时间点实现价值爆发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A4:但在前端的语音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语音合作等仍方面,图灵仍采取与国内厂商合作的模式,主要在后端的汉语语义理解与交互方面进行了更专注与细分领域的突破。(而这一点,也得到俞志晨本人的证实)。
当然,关于11月份推出的Turing OS系统究竟有多智能,仍缺乏一个清晰的评判标准与应用反馈。
Q2 奥飞动漫与图灵合作并进行投资的目的是?
A1(官方回答):奥飞动漫在动画IP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巨大优势,同时在硬件生产能力与供应链资源进行了一定积累;配合图灵机器人在语音交互方面的技术积累与操作系统的发展,能够实现IP与智能的升级结合。
A2: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合理投资案例,也可促进其股价提升与市场表现。
A3:通过IP与交互技术的绑定,双方在日后可能将绑定后的版权进行授权,从而实现更大的营利空间。同时,也可能推动机器人市场朝着人物设定与技术双重版权的方向发展。
Q3:图灵机器人的技术与服务是否已经在其机器人领域形成壁垒?
A1: 作为一家机器人厂商,图灵当然是我们日后可能考虑的合作伙伴。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图灵方面所能提供的语音交互服务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A2:实际上,国内一些知名的语音技术服务商的交互方案在机器人领域也是完全适应与匹配的,只是各自的宣传点不同罢了。
Q4:与图灵机器人类似或相同定位的厂商还有哪些?
A1:现在针对语音技术服务的厂商在前期都需要一定的积累与时间投入,各自的合作方向与突破点也尽量选择避让。图灵机器人在市场定位方面比较精准,相比定位于宽泛的智能家居市场,选择在近两年的发展与表现更加明朗的机器人领域更容易被人记住。
A2:定位于机器人领域的语音技术提升方仍比较少,图灵算得上代表性的一家。但市场定位仅是一个切入点,关键还是是否能够提供整套的方案服务。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当然也会考虑在语音服务领域扎根更深,体系更全的厂商。
总结:技术型团队的突起 需要时间 更需要考验
继语音技术服务商思必驰获2亿元融资后,图灵机器人的过亿融资与10亿估值也被资本所认可,我们十分欣喜地看到国内市场对于底层技术的重视与投入力度都在提升。
从智东西采访多位业内人士的反馈看,大家都是比较冷静地看待此事,整体奥飞愿意出此价位仍然看中的是俞志晨团队未来的成长,以及能与其奥飞系IP产业进行直接的结合有关,补足自己的短板,从今天推出的两款机器人就可以看出落地的成果;换句话说,如果这次不是奥飞,可能估值也没这么高。
宏观上看,这对于社会发展与中国在国际舞台中的竞争表现发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落实到应用层面,智能硬件市场的发展与成熟正是建立在底层技术的突破之上,没有更深更扎实的地基,一些理想化的智能功能也只是停留在样机水平的空中楼阁。
但过热的资本涌入,在某种程度上也将催生出超前需求的经济泡沫,实际上,那些所谓创业圈里异军突起的黑马,无不是在经历了一段长期的无人问津的积蓄阶段才得以爆发。同时,我们更希望,在熬过创业前期艰辛岁月后的厂商,步入10位数市值的新阶段后,仍能踏实于技术和产品本身,经受住市场和时间的考验。
每日一头条
趋势·深度·犀利·干货,最专业的行业解读
深喉爆料、投稿:guoren@zhidx.com
以上内容为【奥飞投资5000万的图灵机器人为什么值10亿? | 深圳图灵机器人】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