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
【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一、国家政策支持2015年,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提出推动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扩大行业市场应用,实现关键零部件和相关技术突破;2016年,机器人产业发展被写入“十三五”规划,而后中央及地方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政策覆盖全产业链环节、零部件性能、产业目标等全方面;2021年底,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2023年1月,工信部等17部门印发《“机器人 ”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
二、市场蓬勃发展2012年之前,中国机器人产业链还未形成,机器人整机和零部件由外资绝对主导,国产领域基本空白。2013年开始得益于国家政策扶持和产业转型升级,汽车、电子等行业带动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飞速发展,市场销量10年内扩增达到10倍!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2012-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从2.3万台增长至26.8万台,年均复合增速达31%;2017-2021年市场规模从46亿美元增长至75亿美元。
三、逐渐形成完备的产业链上游零部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合称三大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比接近70%,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为配套零部件;中游本体制造即“主机厂”:产品类型以多关节机器人和SCARA机器人为主;下游集成应用,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单台机器人系统集成,机器人本体搭载末端执行器,可实现焊接、搬运、装配等实际功能;二是生产线集成,由多台机器人联合工作,构成生产加工流水线。终端: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3C电子、金属加工、家电等各行各业中,下游领域非常广泛。2021年在国内销售的25.6万台工业机器人中,出货量超过2万台的四家头部企业分别为外资品牌发那科、安川、ABB,爱普生,国产品牌埃斯顿、汇川技术出货量在1万至2万台区间内。
以上内容为【智能机器人工业机器人丨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