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机器人体现社会服务数字化丨静安区数字化讲解机器人应用案例
【陪护机器人体现社会服务数字化丨静安区数字化讲解机器人应用案例】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经过踊跃的报名和层层筛选,3月27日, 15名全新“科学小记者”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集结,开启了“科学小记者 ”专题活动之旅。
在这里,小记者们要去体验“奔向未来——儿童数字化游乐空间展”中的诸多数字化互动项目,在“玩耍”的同时探索其中的科学原理,并将所见所闻所想落实于笔触,创作出一篇合格的新闻作品。
文/刘昭 摄影/吴寅初 图文编辑/刘昭 新媒体编辑/房永珍
▲ 科学小记者走进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1、13组新媒体装置助小记者“奔向未来”
“奔向未来——儿童数字化游乐空间展”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与北京华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共同主办,是以家庭为单位、新媒体科技为基础的新兴儿童互动展览。
展览由13组以学习为中心的互动装置组成,包括游戏、移动应用软件和实际动手制作活动。在这里,所有展品都可触碰,小记者们可以亲身体验、亲手触摸,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去认知,尽情展示他们的创造天性。每一个项目均有专门的志愿者老师负责演示、讲解,小记者们在动手体验的同时,对其背后的知识及原理有了直观且深入的了解。
▲小记者在参观中认真地做记录
▲咦?走神啦,好好听讲!
▲“就在现场”互动体验,让小记者们升上太空
▲因克拉夫特工作站,小记者可以利用电脑软件自己搭建建筑
▲ 小记者体验身体绘画
▲ 室内赛车,躲避障碍物的同时还能互相射击
▲ 快乐猫实验室,给小记者加上漂亮的尾羽
▲ 酷博励磁机器人建造元件,让小记者创造属于自己的机器人
▲ 像机器人一样说话,1秒变成电子音!
2、化零为整,飞机模型难倒众“记者”
结束了展厅的互动体验,小记者们来到多功能教室,等待他们的是动手操作环节——制作飞机模型。
“哇,多大的飞机呀?”一位小记者激动地问到。“怎么这么小呀……我见过更大的!”当拿到模型之后,一些小记者发出了如此“感叹”。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嘛,可当真是难倒了众“记者”。只见小记者们施展开浑身解数,急得满头大汗,却怎么也无法将不多的零件拼凑成整机,只能纷纷向身后的家长求助。
▲ 拿到模型的一刻,小记者一脸茫然
▲ 看这严肃的表情,拼不出来不回家了
▲ 爸爸妈妈也来帮忙了
▲ 成功启动!
▲ 我的也完成啦~
3、小记者培训,迈出“晋级”第一步
“科学小记者 ”培育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科学传播教育走入到青少年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与科学兴趣,所以专业的新闻基础知识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北京科技报社的的培训老师从记者的定义、科学是什么、新闻写作基础等几方面入手,为小记者们进行梳理和讲解,告诉小记者们如何创作一篇合格的新闻稿件。
活动的最后,培训老师给小记者们布置了本期活动的写作任务:根据展厅中的体验,挖掘出其中的科学元素,以此为新闻点创作一篇新闻作品。
▲ 老师开始讲新闻了,仔细听一听
▲ 有这么多彩色笔,记笔记划重点一点也不愁
▲ 培训也能一片欢声笑语
我也想参加>>>
“科学小记者 ”活动是一个开拓视野、了解科学、培养孩子写作表达能力的亲子活动,每次活动人数有限,如果您和您的孩子愿意参加,长按下面二维码加入群,了解加入候选团方式,有机会被选中参与活动哦~~
想要报名的父母快加入 “科学来帮忙”群,微信号:kexuelaibangmang(请说明“我愿意加入小记者 群”)
(本文由北京科技报社全媒体中心采编制作。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申请合作请联系微信:科通社。投稿邮箱:kejish@163.com,新媒体编辑/房永珍)
以上内容为【陪护机器人体现社会服务数字化丨静安区数字化讲解机器人应用案例】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