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陆军轻型合成旅装备特种侦察机器人,能跑能点还能打 | 侦察机器人
【东部战区陆军轻型合成旅装备特种侦察机器人,能跑能点还能打 | 侦察机器人】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东部战区陆军某直属轻型合成旅把新装备、新课目、新战术搬上新年开训比武现场,开着三代猛士,使用特种侦察机器人和无人机蜂群进行协同配合,其中的特种侦察机器人是第一次亮相,体现出了我军对机器人应用的新理解。
本次出现的特种侦察机器人是一种30-50千克左右级别的小型履带式作战机器人,履带式行动机构每侧采用6个小直径负重轮,分为3组安装在3个扭杆上,2个托带轮,主动轮在前,大直径诱导轮在后,便于通过泥泞地带。该车安装有橡胶履带,其噪声更低,有利于战场隐蔽。履带式行动机构应该是由聚合物锂电池供电的电机驱动,从视频看其速度很快,机动灵活,一般来说这种级别的机器人支持2小时作战没什么问题。从榴弹发射器与车身的比例来看,这个侦察机器人整车长可能就比一把95步枪长一点,95步枪长0.746米,算上图上误差这个车估计也就是78-80厘米左右长,还是比较小巧的,有趣的是这个机器人车身却比较小,后部诱导轮是安装在支架上的,可能是为了减重。
特种侦察机器人上部是一个可360度旋转的平台,上面集成着处理器设备、通讯设备、榴弹发射器、观瞄设备等。侦察机器人安装有一台车载人工智能微型电脑,负责处理旋转旋转平台四周安装的摄像头传过来的全部数据、设计行车路线并调整车速、发出控制执行指令自主避障等。这款侦察机器人上部平台后部安装有卫星导航天线和无线电台遥控接收天线,既可以自主驾驶和侦查定位,也可以接受后方操纵者的遥控。
平台后部中央有一个比例偏大的观瞄设备,采用的不是通常的桅杆式起竖,而是类似于平行四边形向后折叠的支撑结构,用时向前展开升起观瞄设备。该设备很类似于侦察兵手中的多功能观察镜,拥有多通道观瞄功能,包括白光、红外和微光等窗口,能够实时向遥控者手中的数据终端传输画面和数据,引导火力打击或直接进行自主打击。
特种侦察机器人旋转平台前部有两个反过来安装的QLG10式35mm枪挂榴弹发射器,识别特征是有小握把和带护圈的扳机,可以上下转动。这货本来是QBZ 95式步枪的标配,现在已经逐渐被与95-1配套的QLG10A取代。QLG10安装有内有12条右旋膛线的发射管,榴弹从前部装填时顺膛线装入,管后部安装有固弹销,能够卡住榴弹防止意外滑落,发射管后部是发射机,包括扳机和击针,发射机采用双动击发机构和三重保险,击发时击针击发底火使榴弹发射药燃烧,将榴弹推出发射管。
QLG10发射的是一体化弹丸高强度铝合金材料的无弹壳榴弹,弹重169克,初速78米/秒,有效射程400米,其中DFS-10碰炸杀伤榴弹用于打击150m内敌单个有生目标和杀伤400m内敌集团有生目标,炸药爆炸时能形成350余枚规则的杀伤破片,杀伤半径达13m。DFS-10A跳炸杀伤榴弹最大射程约为390米,爆炸后可产生大约384片钨合金球破片,杀伤范围约为12米。DFJ-10破甲杀伤榴弹用于毁伤100米内轻型装甲目标及杀伤400米内有生目标,杀伤能力非常强。
特种侦察机器人可以由士兵通过遥控终端的按钮、摇杆控制机器人行动,遥控终端将操控指令转换成数据传送给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无线电台,控制系统按照操控指令控制机器人运动、武器击发,同时控制系统将机器人获得的侦查图像和信息打包后通过无线电台发送给遥操控终端,以备士兵随时掌握机器人的实时信息,视频中可以看到其显示的红外画面很清晰,还同步显示了大量的作战信息,还具有瞄准功能,视频中还提到该型机器人可以接收无人机蜂群传回的信息,自由选择打击或隐蔽观察。
侦查机器人具有不惧伤亡、操作容易、火力猛烈的优点,说明智能化、无人化是未来武器装备的必然发展方向。轻型旅在装备该款机器人后,可用于作战班组在减少自身暴露条件下对目标的侦察和打击、对危险程度高的条件下隐蔽打击减少伤亡,对隐蔽于建筑物和坑道内的敌对分子进行搜索和歼灭、对受困班组成员实施救援帮助等任务,能够极大提升步兵班组的作战能力。本次演习中接到上级命令,行动小组乘坐三代猛士到达前沿阵地,侦查组利用特种侦察机器人对敌哨所实施侦察,无人机组使用无人机实施空中监视,先遣组使用抛绳器攀上绝壁占领制高点,对敌重要目标引导打击,成功摧毁目标后,各组交替掩护,成功撤离,也体现了我军对于无人化的深刻研究。
以上内容为【东部战区陆军轻型合成旅装备特种侦察机器人,能跑能点还能打 | 侦察机器人】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