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 > 智能家居

电力行业前景怎么样(物联网 农业)

人阅读 2024-04-05 13:15:41物联农网

电力行业前景怎么样

电力作为人们日益不可离开的清洁能源,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须臾不可缺少。如果夏季停一会电,空调、风扇无法正常使用,让人叫苦不迭,苦不堪言。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电更是走进千家万户,各种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等,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美化、优化环境不可缺少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电的帮助,它的益处说也说不完。

但是,原先的燃煤机组随着环保的严格要求,小机组逐渐淘汰,大机組燃料及运输成本显著增加,电价空间受制,技改成本提高,效益空间压缩,工人工资较低。尤其是新能源的崛起,得到鼓励和支持,风能、太阳能等如雨后春笋,遍布风口山野,争相分得新能源的一杯羹,竞争也极为激烈,就看谁能把握得好,管理得好,领先一步,占领先机。

电力事关国计民生,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安全是第一位的,因此各电厂把安全工作始终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丝毫不能马虎,都投入很大人力、物力、财力,把好安全关口,“如果失去安全,一切都将归于零”,对安全和技能培训也放在突出位置。

至于电力行业前景,燃煤机组一定会逐渐关停,核电也会适度发展,新能源主要是分散,机组小,大型燃煤机组还会继续维持,但它都是脱硫、脱销,基本做到“零”污染,环保指标接近国际标准,对环境危害已降低到最大限度,然而工人工资不容乐观,各个电厂又有不同,沿海、发达省份要好些。

 发电量: 水电持续负增长,火电快速增长1-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 295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5.3 个百分点。其中:火电发电量 2221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10.2 个百分点; 水电发电量 461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4.2%,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17.6 个百分点;水电发电量持续负增长,火电发电量快速增长。1-6 月份, 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 1790 小时,比上年同期降低 7 小时; 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 5056 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少投产 643 万千瓦。 新增发电生产能力同比减少。

  用电量累计增速同比提高

  1-6 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 2950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3.7 个百分点。

  1-6 月份,第一产业用电量 509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7.2%,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1.7%;第二产业用电量 2095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5.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71.0%,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68.7%;第三产业用电量 4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9.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 0.1 个百分点,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13.7%,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19.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3990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4.5%,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 3.2 个百分点,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为 13.5%,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 9.8%。

  目前,火电在占总发电量的 75.05%,考虑到煤炭价格高位。近期多地上调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 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上调有望提升火电度电利润,缓解煤电企业经营困局。

电力行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命脉,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的电力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逐渐供不应求,国家为解决电力问题,大力发展电力行业,急需大批优秀的电力工程人才加入。所以说目前电力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至少在未来三十年内在国内还会保持较大的行业垄断优势。

宏观上电力行业目前处在一个转型期,传统的电力系统逐步在与信息技术融合,整个行业还处在转型初期。

1、传统电力系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孕育而生了“智能电网(Smart Grid)”。

利用智能电网远程对用户端用电情况进行监控。智能电网包括智能化变电站、发电、智能输电、智能配电网、智能用电和智能调度以实现对电网的数字化管理。

2、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可再生资源发电包括水力发电、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是一个仍有上升的发展趋势。在环保力度加大,发展可持续化的大环境下,可再生资源发电在未来的5-10年,仍然有被开发挖掘的潜能。

3、电力附属设备

从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到用电,所需的设备层出不穷。根据信息技术的要求,设备层面需要有软件技术作支持。从软件层面出发,软件连接管理设备之后,就能将电力设备信息数字化传送到智能电网,电网就能做到数据化、可视化,方便监控从发电到用电整个流程的情况。

未来,软件将成为既电力电气设备之后,又一个承接互联网大环境下大热的电力产品。

综上,从宏观来看,电力行业正处在转型的初期而并非是夕阳行业。电力行业正酝酿着巨大的能量,在未来的某一刻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所以电力行业发展前景仍然是被人非常看好。

电力行业,这里特指我国。电力行业一般来说指隶属于央企的电力系统。其系统狭义分,分为发电系统和供电系统。(中电建,中能建这些分出去的建设,设计单位就不计入了。)供电系统为国网和南方电网。发电系统则是五大豪门 四小豪门 地方公司。

本人家庭正好在供电系统的国网和发电系统的华电圈这边稍微就这两个细说吧。

首先,跟外比:

电力行业整体在社会上主要还是央企原因。属于四平八稳,有面子,收入到手工资在一二线城市偏低,三四线城市中等偏上,但福利较好。(身边有很多朋友自我出局,在外飘,最后无论赚多的还是赚少的都是说算上福利,以时薪来算,系统内工作肯定比外面的高)总结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情况。与公务员相比,通常也是一二线比不过,二三线比的过。(这里只统招编制内)

其次,跟内比

系统内,无论是发电系统还是供电系统,常理说,三产不如主业。

要说原因嘛,就是性质定义的。中央把央企的三产定义为为主业服务的辅助属性。因此,电力系统三产经常出现做大了分家做小了合并收缩的现象。这边做大了分家,不稳定比较多,可能裂变成狭义系统多个单位,也可能变成广义系统多个单位还有可能扔给地方政府。(这种情况即便正编制的员工没有及时调动,改编后属性也会一起转变。)至于好与坏,那就是摇骰子,摇到什么是什么。做小了合并收缩,这个对正编制的还好,因为正编制的签订归属于集团总部,即便这边倒闭关停也会各自分发到集团其他单位。苦的是编外,编外人员等同于失业。

而主业,则基本不会影响,能进则安稳。但主业也在特定时候会比三产差。那就是编外人员,主业阶级等级系数高,编外编内区别对待是肯定的。因此编外进去基本无晋升通道。而三产很多需要补足系统内短板,而央企的玩法就是三五个编制带一群编外打天下。因此,三产对于区别对待系数很低,甚至你可以通过工作晋升到主要领导岗位,如主任,负责人进行转编,由编外转编内。

最后,系统内次比

发电系统和供电系统,哪个好,目前来说是后者,起码你在国内工作是后者。因为国家结构,国家指示供电系统具有电力的收购价和销售价定价的权利,其次大陆境内,所有发电需经由供电系统收集后再统一供电。

因此,供电系统具备完善的卡脖子方案。而发电系统虽然多年来也想收入附能,绕过供电系统,例如火力发电会用其附属的热水作为热力源,给当地进行供热供冷。但总归电由供电来控,主业收入受限。

希望对你有帮助吧。想问更多详细的可以回复我,我会知无不尽解答给你。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农村

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农村?

不是的,而且你的措词也不够准确。虽说“农村”与“农业”二者之间有其关联性,但毕竟是两回事,题主的原意问的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农业”吧?如果表述为“农村”,显然它不是“四大发展方向”之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有着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但它只是一个方面,并非未来发展的全部。国家未来发展的四大支柱仍然是向“工业、农业、国防、科技”现代化目标迈进,这是坚定不移的发展方向,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就近期发展趋势看,“城乡一体化、土地集约化、人工智能化”这三大块是向大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向大农业发展就必须解决农村布局问题,而城乡一体化首当其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其次,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就必须打破现行的农业“小作坊”布局,向土地集约化模式迈进;最后,人工智能化在农业发展中的广泛运用,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现代化大农业初具规模,从而向更高层次的农业现代化迈进。

更高层次的农业现代化有一个重要标的:这就是作为职业称呼,“农民”这个代名词在社会职业中不再出现,永远消失在记忆中。农民可以开心地向这个千百年来笼罩在他们身上显示自己身份的标的物挥手道别:再见了!

原创我是和天下,欢迎针对问题在下方评论区参与热评。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你好,我是忆苦思田,很高兴能回答你提出的关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不是农村的问题。

本文国为牵涉到国家政策问题,所以所有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见解,首先我要回答的是农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从来没有停过,但是也没有说把国家大部分钱都砸在农村,让农村一步升天,而事实,目前不管砸多少钱,农村也升不了天,因为城市面积相对农村来说要小太多,方便集重要资金开发,而农村是地域大,人口不集中,数量也不多,很难集中开发,农村的发展需要长远的,细水长流式的去投入,所以说,未来发展的方向的重心肯定还里城市,但是有会有农村。


大家看农村的发展是离不开国家的经济的,那国家的经济收入来源于哪里?

不管是出口贸易,高科技,房产建设,高等院校等等,都是以城市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当国家经济达到一定的程度后,才会有其他的资金来发展农村基建,所以农村是围绕着城市发展的,城市发展的好,需求高,农村的相关农产品才能高价卖到城市,去城里打工的人农村人,才能有更高的收入,当大家都挣钱后,才有更多的钱投入到农村建设中,比如说建小洋房,买小轿车等,而国家政策上,大家也可以看到对农村的发展投入也从未断过。


以我个人的成长为见证吧。

80年代初,农村住的大都是木房,用的煤油灯,家里唯一的电器是手电筒,这个年代是过渡年代,因为这个阶段中国农村的生活方式一直就没有大的变化过,可以说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沿用的都是这种生活方式,说白了还是国家穷,当然80年代初,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农村人开始慢慢走入城市的人越来越多,让农村的生活慢慢越来越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万元户之说,说明经济有了改观,而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农村基本上都通上了电,这些是离不开国家政策对农村发展所做出的投入。

到了90年代中期,国家取消了送粮(以前每年早稻过后,需向国家纳粮),到90年代中后期不仅不需要送粮,有田地的村民还有一定的补贴,到后期的农村医保,再到近几年的,村村水泥路等等政策,农村的生活已经发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这样说,现在农村的生活比城里要舒服,并且国家的政策上一直对农村在投入,农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农村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富强,所以忆苦思田的观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里肯定会有农村,但发展重心还是以城市为主,毕竟现在的国家有这个经济实力双管齐下。

以上全部就是关于物联农网的详细介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或希望获取更多物联农网的资讯内容,欢迎收藏关注本站。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