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shop里“曲线”提亮、“亮度对比度”提亮以及用“滤色”提亮,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基色怎么提亮肤色)
Photoshop里“曲线”提亮、“亮度对比度”提亮以及用“滤色”提亮,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在学习或使用PS过程中有过很认真的思考。
三种方法都可以提亮照片,如果说操作上或是其它细微的区别也是有的,亮度对比度提亮照片,简单粗暴了一些。曲线比较好,功能全面且可以精细控制。滤色用图层合成的原理,通过上下两层之间的像素关系来提亮。
那么在本质上有没有区别呢?
这个没法说个确切的结果,不过我们可以做个试验:
打开PS,新建一图,做一个黑白灰渐变:
然后复制一层,改图层模式为滤色:
我们看到亮区明显扩大了。
这是滤色提亮。下面隐藏复制层,添加一个亮度对比度调整层,适当增加亮度:
同样提亮了画面。然后继续隐藏亮度对比度调整层,再加一曲线调整层:
这里为了对比,只是做了最简单的曲线提亮,以方便和前两种对比。
最后我们添加一个色阶调整层,分别看三种调整效果的色阶:
滤色方式:
亮度对比度方式:
曲线方式:
所以从三种色阶情况看,对于提亮照片,三种方法提亮后的色阶很接近,但仔细观察,高光区的色阶形状,能看出曲线好于滤色,滤色强于亮度对比度。所以对于后期提亮照片,建议多用曲线方式。
这就是结果。
在PS里通过“曲线”工具、“亮度对比度”和“滤色”都可以将图像提亮,但它们还是有非常明显差别的,在修图是需要依据实际情况和想要的效果灵活运用。
1.“亮度对比度”提亮,默认是对图像整体进行提亮(如果是建立了选区等情况例外),相当于增加图像的曝光亮,增加对比度则是让亮的更亮,暗的更暗;
2.“曲线”提亮,可以针对图像的某一部分(如高光部分,阴影部分等)进行提亮,可以对图像进行局部处理;
曲线常用的形态有4种:上曲线,提亮;下曲线,压暗;S曲线,提高对比度;反S曲线,降低对比度。
(上曲线,实现提亮功能)
3.“滤色”提亮,是依据图层的混合原理,由PS程序根据2个图层对应坐标位置像素的值进行计算,符合条件的像素采用最亮图层的值。
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如下的图像,一定很熟悉了,三原色原理图。那么这个图是如何做出来的呢?就是在PS中通过“滤色”叠加红、绿、蓝三个图层实现的,光遵从加色原理,R G=Y,R B=M, G B=C,R G B=W。
所以“滤色”的运算依据是:
255-{(255-混合色)X(255-基色)}/255。
其中基色也就是被混合的图层,混合色是用来与基色混合的图层,滤色的结果有2个特点,白色和任何色混合,结果是白色,黑色和任何色混合,黑色消失。
以上全部就是关于基色怎么提亮的详细介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或希望获取更多基色怎么提亮的资讯内容,欢迎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