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 >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已经不再被资本和风投概念化的炒作,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开始逐步落地生根了(智能家居产业链全景图)

人阅读 2024-03-19 08:26:27智能家居产业链

智能家居已经不再被资本和风投概念化的炒作,是不是意味着已经开始逐步落地生根了

谢谢邀请

首先从2017年整个智能家居行业发展情况来看,逐步呈现两种态势:地产 智能单品销售。这两个方向均有了非常好的落地效果,2017年的各大地产公司精装样板房,必须是带有智能家居产品的,同时智能锁、智能空气净化器等产品的不断火爆,也促使行业呈现出了落地生根的态势。

但我们要说,行业的落地生根,和资本的介入其实是两码事,而且智能家居行业2017年也有非常多的融资案例,我在智家网上发表的《智能家居与装修公司合作的阻力与困扰》一文中提到,2017年3月-国内最大建材卖场红星美凯龙集团董事长车建新领投上海紫光乐联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紫光物联智能家居);2017年9月-西默科技获得1.56亿B轮融资,由兰博尔集团独家注资。其它还包括云丁科技等众多智能家居领域公司获得投资,足以证明智能家居行业在投资领域的热度。

换个维度,从产品、技术、平台角度来看,智能家居已经有了落地生根的条件。今年语音控制技术的成熟,和人工智能概念的不断深化,都让智能产品逐渐摆脱了以往那种伪智能、体验度不好的印象,这些都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有力条件。

两年前,智能家居市场苹果发布HomeKit,三星拿下SmartTings,谷歌32亿美元收购Nest,国内各类企业都以不同的方式切入智能家居市场,资本热捧,在国内,小米、阿里、腾讯、京东、海尔、华为、美的、TCL、九牧等悉数入场。可谓一片欣欣向荣之,然而也引发了市场的浮躁,导致真正的爆品少之又少。我们看到,小米基于手机为中心的智能家居的布局涉及到摄像头、灯泡、路由器、盒子等产品,涉及整条智能家居产业链众多环节。阿里成立阿里巴巴智能生活事业部,全面进军智能生活领域。三星把冰箱作为生活类智能家居的中心,中兴则认为智能摄像头、路由器、智能门锁具有成为入口级智能硬件产品的可能性,各家使出浑身指数抢占开发者以及硬件厂商的接入,以此占据用户入口。

但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公司主推智能家居,各家竞争激烈,但却鲜有起色,苹果在iOS10中增加了Homekit平台,iPhone成了其中的控制中心,承载了苹果布局智能家居生态的全部野心,却使用者寥寥。互联网巨头本质在争夺消费者入口,争夺数据与用户等优势,但由于难以掌控硬件端的产品设计与生产流程以及利益诉求,因而难以形成共赢的生态。

因此,智能家居比较尴尬的现状是:互联网平台看起来更占优势,但事实上,却由于产品本身的性价比低,单品少见爆款,智能化停留在表面。对于用户而言,操控智能家居需要一个有效的连接器,目前来看,手机是最好的连接中心。

在智能家居的布局中,硬件家居厂商比互联网巨头更懂用户需求、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其次,智能家居的基础是技术应用,互联网巨头对接家居制造企业,在产品技术环节理解有偏差,导致智能家居的功能操作复杂,与用户习惯与需求不匹配。 而智能家居的硬件没法做到像软件一样快速迭代,试错成本高,想在智能家居市场爆发之前,分一杯羹,但着实不易。智能家居绝不是只给普通家居加上一个遥控器这么简单。笔者认为,智能家居未来的发展模式需要改变以往以巨头入口与连接器为核心的模式,转而以硬件厂商产品与服务为中心的盈利模式。

何为智能,智能两字拆开了看,就是智和会。何为智呢,就如人的大脑一样能够自由的切换,何为会呢,就是能够干什么的问题。

个人以为,未来的智能时代,其实就是数据为基础的硬件设备的时代。让数据附着在机器上,产生人们所想要的结果。

比如说,夏天是不是很热,但是每天你是不是下班回家的手动启动(用遥控器)空调,而未来的智能时代可能是这样的,空调安装好之后,在前一个月时间或者更短的时间内,记录你的回家时间开启空调的时间,温度以及空调打开的时间的间断长度。

这一个月会通过算法为你建立一个数据的模型,数据模型建立以后,存储于服务器上,在通过算法,提前多长时间能够达到你想要的温度。在你回家之后就刚好。这一切都在慢慢实践和摸索当中。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举例。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就可以实现。

家居行业未来如何发展“智能家居”

未来发展情况,肯定还是产品的整合统一,现在家里的电器也好,窗帘,灯具也好,相对来说都是各控各的,每个厂商也是各控各的,其实如果做到高度统一任何一个厂家的产品,相互间都是可以结合的,每家的的单独设备都可以相互配对,但是现在的厂家每个都想做龙头老大,买了我的设备,后续的设备就像耍流氓一样,必须用我的!这是不是也是行业的悲哀。

现在的智能家居都是独立的,到点开灯,到点关灯,到点开空调等等,和闹铃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真正的智能不是应该通过收集、分析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出用户的实际情况,从而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生活服务。属于长时间的收集时时的更改从而匹配用户。另外一家独立的智能没有什么意义,真正的智能是做到城市化的智能,做到整个城市的智能和居家的智能相结合。居家的智能和整个城市的智能结合在一起智能才有意义。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统一的标准

举个例子来说吧,智能家居涵盖的范围很广,你手机用苹果、音响用小米、空调用格力、智能锁用我们皇迪、冰箱用海尔等等,各家的产品你都用了,这符合最优的消费准则;但是各家都有自己的盘算,都希望用户在自己手里,所以各家就有各家的标准,如果你要是使用多个品牌,适配是个问题、使用更是个问题;而且最糟糕的是,做智能家居的公司,都不是全产业链的,这样也不现实。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举个例子,假如你用小米的手机、音响、空调、冰箱、智能锁,那么会不会更好呢?不见得,为啥?如果所有的智能家居都用小米的标准,那一定小米最难受(也可能建立属于自己的标准,看谁能站到最后了),因为一来产品太多、必然投入很大,二来垄断地位肯定会令大家不满。所谓诸侯纷争,谁先称帝,谁先倒霉。

所以你可以玩智能音响,智能锁,智能电器,但是要智能互联,恐怕还有一段路要走(估计会想支付行业吧,形成一两个巨头,但如果所有的智能家居都被一两个巨头控制,想一想,挺恐怖的)。

另一个问题就是C端市场还不是很成熟

如果家里换上全套的智能家居,这开支可不小,况且在二三四线城市,智能家居依然是个比较陌生的词汇。拿智能锁来说,在国内发展差不多有10年了(常见的报告也仅仅是近10年为例,估计是以前数据太小),然而全国渗透率还不足5%,即便是在一线城市深圳,我的一个朋友还不知道这玩意是啥。

智能家居看起来很高大上,但是说起来并不算得上硬需求,毕竟普通的家居也能满足平时的需求。比如智能空调,其实平时用的也不多,遥控板基本能满足需求;智能音响,要看天气、查东西,一部手机就可以帮你解决了——你也可以呼唤Siri和小爱同学啊。

在智能锁领域也是相同的状况,好在智能锁可以触及到用户的痛点,提供更便捷舒适的生活:比如机械锁的钥匙问题、比如多人授权开门问题、比如老人开门可以选取磁卡或远程开门等等。

总的说来,要想发展起来,任重而道远。

以上全部就是关于智能家居产业链的详细介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或希望获取更多智能家居产业链的资讯内容,欢迎收藏关注本站。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