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一套智能家居系统,该如何规划预留位置(智能家居拓扑图怎么画)
装一套智能家居系统,该如何规划预留位置
您好,小吴帮您回答。
这个我就比较有发言权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家现在使用的就是智能家居产品,用了有一段时间了。
在没装修的时候就开始研究这些智能家居的东西,其实对于现在来说,实现智能家居控制没有那么难得,大家都在研究这个东西,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不断进步,无线网路覆盖率也是越来越高,各种用电器都在发展wifi接入功能,所以,只要家里网络覆盖的好,实现还是比较简单的。
最主要的就是要对给设备预留好插座,因为很多设备都是需要220V供电的,比如电动窗帘,开窗器等等,都需要供电。
对于我家,两室一厅,我是在主卧,客卧,还有客厅,都装了电动窗帘,在窗帘盒的下方在装修改电的时候都预留了电源盒,我家没有装开窗器,如果装开窗器了,在窗户的旁边还需要放置电源盒的。
对于家里灯光的开关,就正常的布线就行,我觉得如果是双开的开关什么的,就正常的布线,万一以后要是想把智能家居取消的话,把线一接,还是能用,就像前两天,我拆智能开关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开关弄掉地下了,摔坏了,就把原来的机械开关装上了,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对于其他的智能设备,比如温湿度传感器,还有一些家庭经常使用的电器,电饭煲,电热水壶,电冰箱,电视等等,这些都正常布置插座就行,再通过WIFI接入就可以的。
注意购买各种能连WiFi的电器,或者智能开关等等智能设备时,尽量都通过一个软件控制,买兼容性好的,我家的就是陆陆续续买的,现在都三个app了,用起来不方便的。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能帮到您。
很高兴为您解答!
我是做智能化弱电的,我来介绍下装一套智能家居系统,应该如何做规划。
一、先了解智能家系统
目前智能家居的系统非常多,但缺少一款简单易用、广连接的家居平台,如果想要体验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先从视频监控、智能门锁以及智能影音3个品类入手等智能家居平台成熟之后在添加其他系统。
二、智能家居规划
1、视频监控系统
现在WiFi摄像头用的很多,在进行监控布点之前,可以先对全屋进行WiFi覆盖,为智能设备连接提供基础。
①拓扑
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由前端摄像头、网线、NVR、显示器等设备组成,现在家中摄像头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2种,室内建议安装小巧类型的WiFi摄像头,室外可以选择有线类型的摄像头,像素1080P已经够用。
②点位设计
在门口、客厅等重点区域部署高清摄像头,进行全天实时录像;在窗户部署无线门磁,防止有人入侵;在浴室部署紧急按钮,老人意外摔倒时,可以及时报警,报警信息直接推送的手机APP上。
2、智能锁
在家居入口之处安装一套智能门锁,智能门锁开门方式支持指纹、密码、APP等多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双手,相比于传统锁具优势很多,传统锁具是一种被动的防盗产品,小偷在进入家门口撬门时没有任何办法,智能锁在被撬时会触发报警信息,能及时通过APP推送给用户,用户能及时知道家中的开门状态。
3、全屋覆盖系统
①拓扑
在打造智能家居系统时,网络时一切智能设备的基础,家中网络一般是光纤入户接猫,猫接路由器,路由器在连接各个房间的面板AP进行全屋网络覆盖,该方案的优势是用户在拿着手机从客厅进入卧室的时候WiFi信号能实现无缝漫游,且用面板AP的方案,没有线头裸露在外面,表面更加美观。若家里刚开时装修时,可以在卧室内预留网线和面板AP安装位置。
4、智能影音系统
在一些高端的别墅群中,都会设计一套智能影音系统,智能影音系统主要是由投影机,幕布,音箱、高清播放器等设备组成。若家里刚开始装修可以先预留网线接口和高清线缆的接口,以及面板插座等;
智能家居系统现在主要还是安防为主,目前缺少一款广连接易用的家居平台软件,用户可以先从视频监控、智能门锁,智能语音3个系统进行体验,等到后续家居平台稳定后在增加其他智能系统。
如果你觉得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随手点赞,并关注,我会一直做智能化弱电行业的知识分享!
1.安全是每个家庭刚需产品,所以安防区域系统,肯定要预留位置
以别墅为例子,第一,院子周围安防周界,可视门禁系统;大门口处,智能门锁;窗户,智能卷帘;室内,监控,厨房烟感、气感
2.生活品质提升,背景音乐、电动窗帘、远程控制
背景音乐,至少客餐厅,预留喇叭;电动窗帘,在窗户盒子处留电源,
3.生活尊享
那就是考虑家电控制,私人影院定制,这些都需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总之,智能家居功能很强大,您需要根据自己实际需要及预算,找一家专业的系统集成商,进行设计,坐详细的需求规划!这里只能浅谈一些常规需求。
按照科技的发展思路和未来智能家居设备连接方式主要是以无线为主,目前厂商的研发方向也是如此。因为施工简单,维修容易,造价低廉。基础智能家居主要分为,灯光,音响,窗帘,安防,外加无线网络覆盖这几项。扩展的还有一些,比如,温度联动空调,环境联动新风,漏水燃气联动阀门,新房甲醛监测联动开窗,排风。等等很多智能和升级的空间。这些功能不一定每个家庭都用。但是在新房装修阶段,如果预埋了线路,后期再增加这些功能,成本要低廉很多。
其实所谓智能家居线路预留说来也很简单。主要就是三类线,一电线BV,二网线CAT5E/6,三护套线RVV或RVVP这些都是现成的类型,只是这些类型的线材布施就需要专门懂得弱电设计或者智能设计的设计师来设计。注意不是家装设计师,因为所涉及的领域不同。家装设计师主攻的是美感设计和结构设计。而智能这块考虑的是功能性,可操作性和日后维护简单的范畴。概括的讲主要以下几点
一,底盒用好的深度达到5cm
二,开关盒里预留零线,(以前装修的多数没有)
三,电动窗帘左边或右边下方预留电源插座
四,每个屋子墙壁上要有网络面板接口方便以后换ap
五,卫生间厨房棚上预留网线,以后有用。(这线没电不用担心安全问题)
六,背景音乐提前下好音频线,喇叭线。
七,门口外面上方预留网线一根。(比猫眼便宜还不用充电)。
还有很多类似的细节设计,就不一一列举了。
注:未经本人同意,不得擅自转载
目前大多数智能家居连接的话基本都无线通讯,也即是常用的Wifi,蓝牙,Zigbee 。我们布线预留问题等只需考虑两块,一是网络覆盖,一是必须用到市电电源布线。
网络覆盖
小部分智能家居控制中枢是用网线连接的,这时候有两个位置需要预留,一是弱电箱预留大点,方便塞入智能家居控制中心,一个是最能覆盖全屋各处的位置,最好预留网线和电源。大部分控智中枢为Wifi 接入,这时候需要在布设智能家居控制中枢位置预留电源,并且确保该位置能够有良好的Wifi 信号,以及尽量确保跟子设备通过Zigbee 通讯时距离较短。大多数智能家居的设备需要Wifi连接,需要确保环境有良好信号覆盖,尽量利用多AP 模式来提供多设备接入性能和无死角网络覆盖。多AP的模式也要求在天花板等位置预留网线和电源,或者考虑POE供电。
设备电源
智能家电有很多与传统家电类似的,一般位置都有有插座电源无需额外考虑,如厨卫客厅多媒体设备等位置一般都有电源供应。一些跟传统的不一样,如智能电动窗帘,开窗器,智能电动水阀,智能门铃摄像头,还有些是智能控制终端等,需要规划好在门旁门外,水管阀门旁,窗边,洗手盆上下等预留电源,一些烟雾,环境监测的需天花板吊装并供电,因为传统布线一般不会在这些地方提供电源。这样安装智能家居时候才不会要重新布线或拉线,影响美观外又不安全。
注意事项
最好先提前了解意向智能家智系统,有些设备有特殊要求,比如总线协议的,需要你布下总线,比如用到零火开关的,开关位置除了灯线还要有零线等等。
感谢关注收藏评论点赞,智能家居评论持续为您推送一手原创资讯
智能家居系统常用哪几种无线通讯协议
A: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所采用的无线通讯协议主要有WiFi、Zigbee、Z-wave、Bluetooth、RF(不考虑未经广泛采用的无线通讯私有协议)。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WiFi用于智能电工、智能家电类设备偏多,Zigbee几乎在所有智能家居各类硬件普遍覆盖,Z-wave在智能家居硬件中覆盖的种类偏少厂商稀少,Bluetooth主要用于便携类智能硬件,RF主要用于上一代智能家居的部分硬件。基于不同通讯技术打造的智能家居系统,Zigbee技术处于绝对主流,WiFi技术保持主流,Bluetooth技术可能回复主流,Z-wave技术和RF技术滑向边缘。
B: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由多少个子系统组成,行业里没有从来没有公认的说法,也可以不需公认的标准,将会由终端市场的迭代校验而趋于一致化或者趋于个性化。通常地说,智能家居系统大都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暖通控制、智能能源管理、智能门窗系统、智能影音系统等。
C:判断无线智能家居的最好或者最差,这很可能失之公允,无线智能家居的好和不好,通常看一个厂商的通讯技术、软硬云的系统级自主创新能力。以系统兼容性、自主创新度来说,华为、欧瑞博、小米处于第一梯队,比较遗憾的是,华为自身几乎不涉足也不提供智能家居硬件。它们的系统均已实现了3种或者以上通讯协议的兼容,它们的系统均可连接绝大多数种类的智能家居硬件,跟随它们各自系统的生态链厂商至少都在两位数以上。
智能家居系统常用哪几种无线通讯协议?
接上回续,智能家居无线技术由于不用布线、施工方便,不用对家庭现有线路做大的改动即可实现智能家居的安装,同时后期维护和扩展也很方便,越来越受到智能家居厂家和用户的追捧。常见的智能家居无线通讯协议有wifi、蓝牙、射频433、z-wave、zigbee等。那各个协议的优缺点是什么?下面扬子智能家居小编就对这几种技术一 一进行分析。
一、Wifi技术
生活中最常见的无线协议。采用的是国内2.4G免费频段,直接连入互联网,手机下载APP,就可以直接进行控制。Wifi最初就是为了实现大数据在小范围内的无线传输而设计的,所以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以至于应用到目前智能家居系统并不是很合适。Wifi只支持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多基站的方式实现网络空间拓展。协议稳定性、安全性比较差,容易断开连接,被人破解。wifi在功率消耗上面能耗巨大,假如家里面安装了许多的wifi产品,那么一个月下来用电量都不可小视。Wifi设计只有16个信道,而且其中有一个是占用的,理论上是可以连接15个产品但是实际中连接10个就极不稳定了。一个家庭产品上面远远不止10个。Wifi的穿墙能力和衍射能力较弱等等,这些方面就足以说明wifi不适合做智能家居系统。
二、蓝牙技术
蓝牙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协议,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蓝牙配对和蓝牙音箱了,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通讯,可以传输大数据,为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之处。蓝牙的功耗低于wifi,传输距离较近,一般低于10米,无法进行组网,其次蓝牙堆栈(stack)很容易奔溃。蓝牙节点也比较少,在稳定性和受干扰能力方面也不是很强。所以不适合做成智能家居系统。
三、射频433
433MHz的显著优势是无线信号的穿透性强、能够传播得更远。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其数据传输速率只有9600bps,因此433Mhz技术一般只适用于数据传输量较少的应用场合。从通讯可靠性的角度来讲,433Mhz技术和WiFi一样,只支持星型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多基站的方式实现网络覆盖空间的扩展,因此其无线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逊于Z-Wave与Zigbee技术。另外,不同于Z-Wave,Zigbee和WiFi技术中所采用的加密功能,433MHZ系统,它的致命弱点是系统安全保密性差,很容易被攻击,被破译。
四、z-wave协议
Zwave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在室内30米(室外大于100米),适用于窄带宽应用场合,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过目前只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方面。究其缺点主要有三个:①是节点较少,理论值为256个,实际值可能只有150个左右,算是其能容纳设备数量的上限,实际上很多厂商能做到容纳20、30个设备就不错了。②是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将无法与网关通信。③是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差,易受到攻击。(Zwave所用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国内Zwave智能家居并不常见,更多的还是应用在国外。)
五、ZigBee协议
在智能家居领域,ZigBee协议是公认的目前最适合的协议之一。Zigbee具备双向通讯的能力,不仅能发送命令到设备,同时设备也会把执行状态反馈回来,这对终端使用体验至关重要,尤其是安防设备,倘若你点击了关门,却不知道门是否真的已经锁上,将会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此外,Zigbee采用了极低功耗设计,可以全电池供电,理论上一节电池能使用10年以上,节能环保。ZigBee介质存取层网络拓扑结构多样,分为星状拓扑结构,树状拓扑结构和网状拓扑结构。在信号传输方面,ZigBee的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个中继器,产品之间信号可以连跳7次,所以ZigBee协议节点具有多达6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中200-300个节点时稳定性上就会衰减。ZigBee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作为监控对象,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采用扩频技术对ZigBee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改进和完善,可以起到避开干扰的作用。当系统网络受到干扰时,整个网络整以动态的方式切换到另一信道上。在安全性上面采用AES128位高级加密法,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ZigBee协议具有自组网能力,安全性、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自我恢复能力都比较强。具有极低的功耗,因此也是目前国内最适合智能家居的无线通讯协议。智慧家庭拓扑图
扬子智能家居第四代语音主机NICK主要采用ZigBee技术,同时结合WIFI及射频技术,很好的实现了在家靠语音、外出靠手机APP控制家用电器的功能,让我们携手NICK一起走近便捷的智能家居世界吧!
下面一幅图就简单剖析一下常用通讯协议的技术特征比较。
以上仅供参考。
以上全部就是关于智能家居拓扑图的详细介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或希望获取更多智能家居拓扑图的资讯内容,欢迎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