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应用 > 智能家居

无线智能家居如何?怎么用(智能家居无线技术有哪些)

人阅读 2024-03-17 09:30:30智能家居无线技术

无线智能家居如何?怎么用

各个厂家的无线产品都不一样,使用方法上也略有不同,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吧,合理的运用就是能将各个无线智能产品稳定连接,同时兼备最高的实用性,华而不实的产品谈不上运用,最主要的还是要看个人需求,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并且搭配性价比较高的辅助产品就是最合理的运用,自己用这舒服就行。

这边说一下接触到过的类智能家居,为什么说是“类”了?因为使用感受真的还没有到“智能”的地步……

·扫地机器人

我们期待的扫地机器人是穿山越岭爬坡上坎如入无人之境、心思缜密无微不至所向披靡,然而事实是目前的扫地机器人大多靠卖萌吃饭,平均一天被卡在各种柜脚10次 、被头发缠住前进的步伐3次 ,每次遇到困难就让你瞬间升级当妈,因为它会不停呼唤“主人,我被卡住了!主人,我被卡住了!”

·洗碗机

我们期待的洗碗机是洗碗洗锅洗盘子洗水果最好连抹布都能一块洗,但目前的洗碗机是小的洗碗大一点的能洗锅,前提是你还需要把厨余垃圾先自己清理;

·智能空调

智能空调还算好用一点的,因为总算不用为了遥控器消失和男/女朋友产生信任危机——

“遥控器去哪里了?是不是你坐住了?”

“我不知道啊,没在我这。”

“你起来,我看看。”

进门叫一声就能为你送来凉风习习。不过语音识别的问题,需要部门区域的朋友们勤练普通话——

“请我帮关闭空调。”

“主人,你说什么?”

“请帮我,关闭,空调。”

“主人,你说什么?”

“请,帮,我,关,闭,空,调。”

“主人,你说什么?”

·蓝牙音箱

和智能空调一样的问题,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智能空调和蓝牙音箱。

如何正确使用无线智能家居?

·记得充电

·按照说明书使用

·购买之前先看看花呗和信用卡,不要盲目购入。

以上。

目前无线智能家居的无线连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wifi连接,和服务器连接可以实现远程控制,二是蓝牙连接,三是NFC连接。市场上用的比较多的是wifi和蓝牙。

至于如何正确使用,那要应用场景和要控制的设备,一般来讲要实现远程控制,就用wifi或wifi与蓝牙结合使用。

目前个人认为小米的生态链非常错兼容目前大部分电器,我觉得只有兼容的系统才会是未来智能家居办公的未来,封闭的理论上不会被接受。

现在大多数都是在新装修的房安装智能系统,也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使用,慢慢的将会有加装,或者改装兼容智能家居,中老年人也会慢慢使用上智能家居带来的科技。因为真正在家里待着最多的就是中老年人。

智能家居系统常用哪几种无线通讯协议

智能家居系统常用哪几种无线通讯协议?

接上回续,智能家居无线技术由于不用布线、施工方便,不用对家庭现有线路做大的改动即可实现智能家居的安装,同时后期维护和扩展也很方便,越来越受到智能家居厂家和用户的追捧。常见的智能家居无线通讯协议有wifi、蓝牙、射频433、z-wave、zigbee等。那各个协议的优缺点是什么?下面扬子智能家居小编就对这几种技术一 一进行分析



一、Wifi技术

生活中最常见的无线协议。采用的是国内2.4G免费频段,直接连入互联网,手机下载APP,就可以直接进行控制。Wifi最初就是为了实现大数据在小范围内的无线传输而设计的,所以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其他的因素。以至于应用到目前智能家居系统并不是很合适。Wifi只支持星型网络拓扑结构,通过多基站的方式实现网络空间拓展。协议稳定性、安全性比较差,容易断开连接,被人破解。wifi在功率消耗上面能耗巨大,假如家里面安装了许多的wifi产品,那么一个月下来用电量都不可小视。Wifi设计只有16个信道,而且其中有一个是占用的,理论上是可以连接15个产品但是实际中连接10个就极不稳定了。一个家庭产品上面远远不止10个。Wifi的穿墙能力和衍射能力较弱等等,这些方面就足以说明wifi不适合做智能家居系统。


二、蓝牙技术

蓝牙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协议,接触最多的就是手机蓝牙配对和蓝牙音箱了,通过短距离的无线通讯,可以传输大数据,为生活带来了许多便捷之处。蓝牙的功耗低于wifi,传输距离较近,一般低于10米,无法进行组网,其次蓝牙堆栈(stack)很容易奔溃。蓝牙节点也比较少,在稳定性和受干扰能力方面也不是很强。所以不适合做成智能家居系统。

三、射频433

433MHz的显著优势是无线信号的穿透性强、能够传播得更远。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就是其数据传输速率只有9600bps,因此433Mhz技术一般只适用于数据传输量较少的应用场合。从通讯可靠性的角度来讲,433Mhz技术和WiFi一样,只支持星型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多基站的方式实现网络覆盖空间的扩展,因此其无线通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也逊于Z-Wave与Zigbee技术。另外,不同于Z-Wave,Zigbee和WiFi技术中所采用的加密功能,433MHZ系统,它的致命弱点是系统安全保密性差,很容易被攻击,被破译。



四、z-wave协议

Zwave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在室内30米(室外大于100米),适用于窄带宽应用场合,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过目前只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方面。究其缺点主要有三个:①是节点较少,理论值为256个,实际值可能只有150个左右,算是其能容纳设备数量的上限,实际上很多厂商能做到容纳20、30个设备就不错了。②是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将无法与网关通信。③是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差,易受到攻击。(Zwave所用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国内Zwave智能家居并不常见,更多的还是应用在国外。)



五、ZigBee协议

在智能家居领域,ZigBee协议是公认的目前最适合的协议之一。Zigbee具备双向通讯的能力,不仅能发送命令到设备,同时设备也会把执行状态反馈回来,这对终端使用体验至关重要,尤其是安防设备,倘若你点击了关门,却不知道门是否真的已经锁上,将会带来多大的安全隐患;此外,Zigbee采用了极低功耗设计,可以全电池供电,理论上一节电池能使用10年以上,节能环保。ZigBee介质存取层网络拓扑结构多样,分为星状拓扑结构,树状拓扑结构和网状拓扑结构。在信号传输方面,ZigBee的每一个产品都是一个中继器,产品之间信号可以连跳7次,所以ZigBee协议节点具有多达65000个,但是实际应用中200-300个节点时稳定性上就会衰减。ZigBee网络节点不仅本身可以作为监控对象,还可以自动中转别的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资料。采用扩频技术对ZigBee的抗干扰能力进行改进和完善,可以起到避开干扰的作用。当系统网络受到干扰时,整个网络整以动态的方式切换到另一信道上。在安全性上面采用AES128位高级加密法,确保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ZigBee协议具有自组网能力,安全性、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自我恢复能力都比较强。具有极低的功耗,因此也是目前国内最适合智能家居的无线通讯协议。智慧家庭拓扑图

扬子智能家居第四代语音主机NICK主要采用ZigBee技术,同时结合WIFI及射频技术,很好的实现了在家靠语音、外出靠手机APP控制家用电器的功能,让我们携手NICK一起走近便捷的智能家居世界吧!

下面一幅图就简单剖析一下常用通讯协议的技术特征比较。



以上仅供参考。

A:新一代智能家居系统所采用的无线通讯协议主要有WiFi、Zigbee、Z-wave、Bluetooth、RF(不考虑未经广泛采用的无线通讯私有协议)。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全球,WiFi用于智能电工、智能家电类设备偏多,Zigbee几乎在所有智能家居各类硬件普遍覆盖,Z-wave在智能家居硬件中覆盖的种类偏少厂商稀少,Bluetooth主要用于便携类智能硬件,RF主要用于上一代智能家居的部分硬件。基于不同通讯技术打造的智能家居系统,Zigbee技术处于绝对主流,WiFi技术保持主流,Bluetooth技术可能回复主流,Z-wave技术和RF技术滑向边缘。

B: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由哪些子系统组成,由多少个子系统组成,行业里没有从来没有公认的说法,也可以不需公认的标准,将会由终端市场的迭代校验而趋于一致化或者趋于个性化。通常地说,智能家居系统大都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安防系统、智能暖通控制、智能能源管理、智能门窗系统、智能影音系统等。

C:判断无线智能家居的最好或者最差,这很可能失之公允,无线智能家居的好和不好,通常看一个厂商的通讯技术、软硬云的系统级自主创新能力。以系统兼容性、自主创新度来说,华为、欧瑞博、小米处于第一梯队,比较遗憾的是,华为自身几乎不涉足也不提供智能家居硬件。它们的系统均已实现了3种或者以上通讯协议的兼容,它们的系统均可连接绝大多数种类的智能家居硬件,跟随它们各自系统的生态链厂商至少都在两位数以上。

以上全部就是关于智能家居无线技术的详细介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或希望获取更多智能家居无线技术的资讯内容,欢迎收藏关注本站。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