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部分是什么(智能家居演示视频教程)
智能家居中,最重要和最常用的部分是什么
无论是哪种智能家居,其最终都要汇合到机顶盒实现对家居中各类电器的控制。
但现在机顶盒绝大多数只能做对部分电器的控制且不智能。这里有篇短文供大家了解。
智能机顶盒的发展越来越快,功能也越来越强大,无论是看高清大片、玩免费游戏、看照片还是听音乐,机顶盒都能完美的帮你在电视上实现。
但是,目前智能机顶盒种类越来越多,品牌的,山寨的让人眼花缭乱,如何选择一个可以长期稳定使用的机顶盒,本文在这里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大家!
第一招:看品牌。
尽量选择一些知名品牌厂商,如烽火、小米、华为等,这些大厂家,硬件功底深厚,长期合作于电信联通大型运营商,做工用料都比较考究,最关键的是能够得到比较好的售后。如果你不担心盒子买回去一个月就出现黑屏,卡屏,软件出错等问题,那么考虑下便宜的山寨杂牌也凑合。
第二招:看处理器。
处理器就是盒子的心脏,心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往往许多机顶盒厂商在宣传自己产品的时候都会出现“X核XGHZ”的字样,好像这个数字越高,盒子就会越厉害,其实不然,同样是双核或四核的产品,也会有不同的性能表现。
下图中,是目前比较主流的处理器
机顶盒的处理器=CPU(数据处理芯片) GPU(图形处理芯片) 其他
比如烽火的麦蜂盒子,采用了ARM Cortex-A9的架构,双核最高主频达1.6Ghz,在目前的双核产品中可以算一流硬件,再比如瑞芯微RK3188采用了四核Cortex-A9核心,单核最高主频,据说也可达到1.6GHz。所以,好的盒子就要选择好的CPU和GPU组成的处理器。
第三招:看功能。
现在的网络机顶盒已经开发出来的功能包括:电视直播,网络电视,网络游戏、应用安装、电视节目录制、U盘或硬盘播放等功能,根据您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如果仅仅是观赏高清大片,那么买个便宜的盒子就是不错的选择,一些譬如3D、4K,高端游戏等不常用的功能,就不需要了。总之,符合自己需求的盒子就是最好的盒子!
第四招:看接口。
接口越多,越方便,如果一个盒子上有各种各样的接口,就选它吧,早晚都会用得上这些接口,比如:
USB接口:接硬盘,接游戏手柄肯定是越多越好,一般情况下,2个USB接口是不错的配置!
HDMI:目前主流的配置接口,每个盒子都有。
AV音视频接口:老电视的福音,如果你不想为了一个盒子,再去买一台新电视,那么这个接口就能满足。
Sd卡:拓展内存必备。
光纤接口:不是每台盒子的wifi功能都那么强大,所以用有线会更稳定。
这里推荐麦蜂盒子X5给大家,接口很符合大家的需求。
第五招:操作系统
目前主流的基本就是安卓系统,应用软件多,操作习惯,系统稳定,其他的系统各位看客见仁见智,各有所爱吧!
我觉的智能家居最重要的是实现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通过APP或者智能音响对所有的智能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很多智能设备采用了ZigBee协议、蓝牙等低功耗低速无线协议,如何实现这些设备的互联互通。下文具体说一说。
多功能网关
很多智能家居设备采用了ZigBee协议,是一种低功耗、自配置、自组织的低速无线局域网协议,比如温湿度传感器、人体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智能插座、无线开关等,这些设备根据需求放置在合适的地方,并不适合220V供电,那么就需要低功耗的传输协议实现;
多功能网关实现了ZigBee协议到WiFi协议的转换,将支持ZigBee协议的智能设备接入到网关,并且把采集到的数据通过WiFi传送到用户的手机或者智能音响等控制中心。
万能遥控器
客厅的很多设备采用了红外遥控控制,空调遥控、电视遥控、机顶盒遥控、网络盒子遥控、音响遥控等,每操作一个设备需要一个遥控,非常不方便;
万能遥控实现了红外到WiFi的转换,内置了很多红外遥控的编码,并且支持复制学习,将这些遥控的数据转换为WiFi信号,通过手机就可以集中控制,并且可以设置智能场景,一键完成一些列的动作。
蓝牙网关设备
有些智能家居设备采用了低功耗的蓝牙协议,比如蓝牙温湿度传感器、蓝牙智能门锁等,如何将这些设备采集的数据和控制数据连接网络呢,这时就需要蓝牙网关设备,将蓝牙数据转换成WiFi数据;
蓝牙网关并不是单独的设备,往往集成在某个智能设备中,比如床头灯、智能闹钟、智能音响等,接入附近的蓝牙设备,获取蓝牙智能家居的数据,并且转换为WiFi信号,实现智能家居的控制。
总结
通过多功能网关实现了ZigBee协议到WiFi协议的转换,通过万能遥控器实现了红外遥控到WiFi协议的转换,通过蓝牙网关实现了蓝牙的WiFi协议的转换,实现了众多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我觉得这些网关是智能家居中最重要的设备。
对于智能家居中最重要的设备是什么呢,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需更多帮助,请私信关注。谢谢
本人从99年开始关注智能家居,研究生阶段主攻方向是智能建筑,课题研究就是智能家居,但是,智能家居行业在经历了千禧年后的疯狂后,大部分企业都销声匿迹了;
我06毕业时,大部分智能家居企业都基本已经烧钱结束倒闭或转型,剩下的多是苦苦挣扎的小企业,所以就从智能建筑干起,后来又到智能测控软硬件研发,再到智能酒店系统等,不过,从未放弃对智能家居的关注。
到现在,将近20年了,智能家居仍然是不瘟不火的样子,我也一直思考其中的原因,正如题主所问,智能家居发展过程遇到的问题,应该是未能真正解决人们生活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问题。
这么多年来,提到智能家居,人们最说的就是“智能家居不智能”;
去过很多智能家居的样板间,工作人员展示最多的就是场景功能,一键睡眠、一键影音、……,各种各样的场景模式,乍一看的确可以吸引眼球,但是,在我们生活中,又会用到多少次这样的场景呢?
设置好的场景,会不会总是符合自己的喜好?不喜欢的话,还得去修改设置,还不如直接动几个开关来的便捷;
比起家居中的场景,可能智能会议室之类的公共场合还更适用,毕竟人多了选一个比较适当的模式,大家来适应它还说得过去。
说到上面的这些问题,强哥我觉得,问题不是出在智能家居功能本身上,而是底层思维上;
如果所谓的“智能”只是实现了“远程”或“自动化”,那么智能家居就不会真正满足“最常用”和“最重要”的需求,因为,人的天性是越来越懒,但是又不喜欢被控制;
与其花那么多钱,只是实现了偶尔的远程控制热水器,或者打开手机控制灯光,比起掏手机和打开APP,还不如起身去动一下开关;
至于窗帘、空调之类的,固定的模式又怎能在天气阴晴不同,室内人员不同的情况下,满足不同人的偏好需求呢?
不合适就得调,这一调就把原有的功能代替了,要它何用?
当然,这儿也要分情况,装修别墅的土豪,花上百万元装的智能家居,来了客人展示下一键场景,然后开始商谈要事或者happy,这个加分项还是很值得的;
不过按照日常需求,按本人的观点,正如本人申请的智能面板专利一样,智能家居应该无需人为干预,通过自我学习,对主人的喜好进行自适应;
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后,能够真正做到独立工作,无需干预,那些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功能,根本无需操作,甚至用户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才是最好的状态。
当然,这也是智能化和自动化从本质上区别,没有AI参与,就像我们推出的马桶除臭排气芯一样,虽然也能实现有人开机,冲水停止,离开后延时关机,但是这也只是自动化;
自动化不等于智能化,闭环控制不加入对用户习惯的深度学习,永远称不上真正的智能化。
1.最重要的是控制中心
(1)控制中心可以监控各种设备的状态,这些状态都是来源于设备的传感器收集和反馈。
(2)控制中心还能下发命令,调整设备的状态。
(3)控制中心,可以不受网络的约束,网络不可用时,仍然可以对家中设备发号施令。
(4)机器学习的设备,其实是这个控制中心。其他被控制设备无需智能化,从而降低复杂度和成本。
(5)路由器,机顶盒,音响,都可以作为控制中心,目前标准未统一。
2.最常用的是集中控制。
(1)首先是安全,比如电源安全。
(2)其次是节能。
(3)再次是降噪。
(4)目前的智能家居产品,主要还是集中在可控制这个层面,通过控制中心来控制设备,所以目前最常用的是可控制这个特点。还达不到智能控制的要求。
如何利用现在的科技弄一套智能家居
淘宝上有很多好东西的,如果你懂一点技术,推荐两个便宜好用的模块:
ESP8266 Wi-Fi模块
NodeMCU,淘宝价格20元左右,性价比极高。内置TCP协议栈,所以HTTP、MQTT之类的都可以做。照片这个东西是个传感终端,以MQTT协议定时向Broker推送气温气压数据。传感器是博世BMP280,精度很高(不知道为什么,特别喜欢这个传感器)。物料总成本30元左右。安信可A6 GPRS模块
感觉这个模块非常牛逼,可以接打电话、发短信、连接GPRS网络。价格大概是二三十元,总之很便宜。这个模块本身不像ESP8266那样可以当MCU使用,但是可以通过串口发送AT指令去控制它,还算好用。然后用树莓派搭个「物联网网关」,控制这些东西就可以了。比如说希望做智能插座,就可以这样实现:ESP8266控制插座的继电器,里面跑一个MQTT Subscriber,由树莓派向ESP推送报文,控制继电器开闭。至于外网控制,可以搞一个内网穿透,或者花点小钱直接上GPRS模块,可以实现短信控制或者做GPRS服务器的控制,等等。
甚至可以做监控,100元买个普通USB摄像头,树莓派上接个硬盘,就可以,搭配一些开源的软件甚至可以远程监视、运动检测什么的。网上教程很多。
比如检测到视野里有运动,就自动发条微博什么的,树莓派上都很容易实现。如果有时间愿意学习,不妨做来玩玩。
英特尔貌似也想在IoT领域分一杯羹。下图这个模块叫Edison,邮票大小,接口齐全,性能强劲,内置WiFi网卡,EMMC,可以跑Linux甚至Windows 10。但是特别贵,二手的一个模块闲鱼上都要二三百,性价比低得一比。
不过性能确实是强大。在陈士凯等人编著的《Intel Edison智能硬件开发指南》里面就用它实现了一个智能水杯,虽然我个人觉得没什么卵用。但强大的性能,总是可以利用起来的。比如Edison上跑图像算法:这是Edison上跑OpenCV的Canny边缘检测,速度可以接受。利用Edison,完全可以做很多小巧又牛逼的设备。当然,如果是新房装修的话,我个人的建议是,电路设计一定要有前瞻性。比如马桶附近设置一个带防水的插座,以备未来安装马桶盖之类的。除此之外,POE、X-10电力线通信等技术也要充分利用起来。但强电弱电要做好隔离抗干扰,并且要方便维护和后续扩展。具体施工的细节问题要请教电工师傅。
至于成套的IoT智能家居方案,务必记住一点:如果买,就买能够提供全套方案的大品牌。比如亚马逊的Echo、苹果的HomeKit、小米的一整套智能终端,等等。千万不要这个牌子买一个,那个牌子买一个,最后互相不兼容就嘤嘤嘤了。所以现在来看还是自己根据需求自己动手制作比较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安全性问题,我随便列举几个风险点:- 用电安全问题。涉及强电,尤其是没有保护的照明电路的改装非常危险。会写代码跟会电工完全不一样,强电与弱电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改装不当,极其危险!- 可靠性问题。比如智能插座之类的,是不是要防止继电器误动作呢?譬如说这边厨房油烟机一开,那边冰箱的智能插座被干扰误动作关闭,好吃的东西都坏掉了,是不是很讨厌?(所以工控、可靠系统领域都有自己的那一套理论,是不是需要借鉴一下呢?家用环境比生产环境更需要注重安全吧,但性价比hhhh)- 信息安全问题。铺天盖地的无线终端,铺天盖地的信息流。即便采取各种加密措施,攻击者仍然有可能至少是分析出你的作息规律,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前段时间家居摄像头破解的大新闻,让许多人失去了对智能设备的信任。
注:以上图片来自瀚思彼岸论坛网友ABC和Vista~,感谢两位!
『视频展示』
HomeKit测试:嘿!siriyouku.com视频Apple Watch使用HomeKit展示youku.com视频HomeKit控制智米智能风扇youku.com视频Siri查看摄像头youku.com视频小米燃气报警接入HomeKityouku.com视频HomeKit控制空调youku.com视频注:以上视频来自瀚思彼岸论坛网友Guoer666,在此感谢6总!
更多炫酷玩法请看此贴(会不断更新):HomeKit智能家居控制--视频展(zhuang)示(bi)贴 - 『HomeAssistant』视频体验区 - 『瀚思彼岸』
One more thing:
目前很火的若琪智能音箱,在论坛大神SchumyHao的强力驱动下,已经完美接入HomeAssistant了,大家感受一下:
若琪控制空调和电视youku.com视频UPDATE3: 更新一张小米扫地机接入HomeAssistant的截图,感谢论坛网友八哥:
UPDATE2: 有些知友可能被这些界面误导了,认为只能打开电脑或手机才能控制这些设备,说这谈不上智能。完全非也!全非也!非也!也!
这界面只是统一管理和展示,并不是智能设备只能从个入口来控制。控制的形式可以是自动化(到家语音提醒,自动开灯,开热水器),可以是场景(电影场景自动打开幕布并关灯,出门场景自动关闭除冰箱外的所有电器等等),可以是语音(这个最为强大,直接相当于一个私人助理了,请看下面的视频展示),可以是联动(比如打开电视时,自动打开机顶盒和功放)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个界面除了统一管理外,还有个好处就是支持远程操作,比如你在外面想要查看家里的图像或智能设备的情况,或者直接遥控智能设备,只要你有公网ip或者做一个内网穿透,就可以实现。另外这个系统有全功能的API开放,只要接入这系统的设备,都可以通过API进行状态读取和控制,因此也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现在智能家居能做到的,只看你是否能想到了!
借用论坛网友Kingstarmac的视频,大家先感受一下:
智能家居语音控制:出门场景
youku.com视频
UPDATE1: 题主说的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海康摄像头等等统统可以接入平台,下面是借用论坛网友dodiu的图片:
以上全部就是关于智能家居演示视频的详细介绍,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或希望获取更多智能家居演示视频的资讯内容,欢迎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