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职工薪酬的会计核算?
企业发放工资时,需要根据各种应发项目和应扣项目计算实发金额。对于不同的支付情况,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
1.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等,贷方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2.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方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3.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学习。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贷方为银行存款等科目。
4.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公积金,贷方为银行存款科目。
5.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贷方为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6.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贷方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在计提工资时,也需要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处理:
1.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2.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管理费用,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3.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销售费用,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4.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5.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此时,借方为管理费用,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6.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此时,借方为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1. 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等。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奖金、津贴等,贷方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2. 企业向职工支付职工福利费。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贷方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科目。
3. 企业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学习。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贷方为银行存款等科目。
4.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社保费、公积金,贷方为银行存款科目。
5. 企业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贷方为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
6. 企业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向职工给予的补偿。此时,借方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贷方为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
在计提工资时,也需要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进行处理:
1. 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科目,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2. 管理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管理费用,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3. 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销售费用,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4. 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此时,借方为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
5. 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此时,借方为管理费用,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6. 外商投资企业按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此时,借方为利润分配-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科目,贷方为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