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AI/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发展与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培养方案

人阅读 2023-06-07 18:20:39

【人工智能发展与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培养方案】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在制造、交通、医疗、教育、金融等众多行业领域的应用更加普及深入,不断催生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智能经济形态日渐清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显示,过去十年(2010-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达到389571件,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总量的74.7%。从数据来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驱动力量。

智能机器、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决策等新兴产业亟需大量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而这些领域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近年来,业界与教育界都在呼吁“人工智能+X”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提倡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并开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那么目前在AI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在这里简要剖析。

机遇与问题并存

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巨大

据相关人力机构预估,到2030年人工智能(AI)人才缺口将达500万,最大的缺口是面向垂直行业的AI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高达495万。为了应对人才需求,各大高职高校新设新工科和人工智能专业增长迅速,新增“AI 新工科”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逐年攀升,去年新增130所,位居高校新增专业数量第一,但我国高职高校在“AI 新工科”实验实训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01

传统的工科实验室硬件、功能落后,难以满足“AI 新工科”专业对硬件实训设备需求。

02

实验严重依赖实验室教师的专业知识,仅靠实验室教师的专业知识难以跟上新工科学科发展。

03

传统工科实验室更偏向于学习基础技能,鲜有能支持工程应用综合技能的实训教学。

04

多技能融合的跨学科实训体系不健全,各学科间应用联系度不足。

人才共育新通道

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

只有企业清楚自身发展需要哪方面的人才。目前新工科相关专业办学以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与企业有着天然联系,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将成为未来高校改革的趋势。

01

建设面向行业需求的培训平台:高职高校提供实训教学场所,企业提供实训设备和实训平台,共同搭建实训基地。与新工科相关企业结合,分析行业先进技术和企业岗位职能,确定人才培训人力结构,打造复合型、多元化实训平台。结合企业项目案例,提供真实可交互的实训环境,开展层次化的技能实训,培养学生的实操技能和项目实战能力。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中的前沿阵地,学生进入职场前得到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锻炼,为以后更快融入企业打下良好基础。

02

完善“新工科”实训体系:校企双方结合各自资源优势,进行优势实训资源整合,不断创新改进,降低开发和培训成本。根据企业的研发及生产岗位需求,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把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有机整合到一起,开发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能体现职业能力人才培养特色及对应岗位特有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教材。企业整合自身资源对实训提供相关支持,增加对技能人才的储备。

03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整合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企业中选择既有扎实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工程技术人才充实到实训教师队伍中,优化师资结构,提高实训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定期选派实训教师到企业调研学习或参与研发生产,深入了解企业先进技术和运营状态,在实战环境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实训教学能力。

加强校企合作,把培养“AI 新工科”专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作为使命,校企协同共同革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以培养人才为己任。为国家人工智能等高新领域发展输送高水平人才,打造产业、教育、资本等深度融合的生态环境。

以上内容为【人工智能发展与人才培养|人工智能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