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AI/人工智能

AI画作拍出43万美元天价,但这能算艺术吗? | ai11伯爵

人阅读 2023-10-24 10:56:11

【AI画作拍出43万美元天价,但这能算艺术吗? | ai11伯爵】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要担心未来被AI抢走工作的,又要多一类人了:艺术家。在佳士得最新的一场艺术品拍卖中,由AI所创作的画作拍出了43.2万美元天价,甚至超越了同场的毕加索版画作品。此前,AI们已经在围棋、音乐、小说等多个领域展现了惊人才能,这一回的创作成就更让外界惊讶。但同时,这也引发了广泛的质疑:AI所完成的真的算艺术吗?

撼动艺术界的Belamy家族

此次震惊艺术界的画作名为《埃德蒙·贝拉米画像》(Portrait of Edmond Belamy),主体是一名身穿西服、面容模糊的男子,画面有大幅留白,并在留白处印有“画家”的签名——一串数学方程式。此次佳士得拍卖活动的组织者Richard Lloyd评价称:“这幅作品或许不是由一个人类画家创作的,但它和250年来佳士得所拍卖的其他画作没有什么区别。”

▲佳士得原本预计该画作会拍出7000-10000美元,但最终成交价出乎所有人预料。

当然,区别肯定是有的,比如这幅肖像画的诞生过程就和一般的画作不一样。据悉,整个作品是基于“生成性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GAN)的模型创造而成的。GAN算法包括两个部分:生成器和鉴别器,或者可以简单理解成“画家”和“鉴赏家”。人类通过给AI不断提供相关作品参考,让它变身“画家”创造出相近但不同的新作品;与此同时,AI又会对自己所创作的作品进行评鉴,判断作品是由人类还是机器创造;而如果评判失败,则一切重来,而AI也在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精进“画技”。打造这幅画的Obvious团队表示,他们输入了超过15000幅14世纪到20世纪的人像画让AI进行训练,不断尝试、不断失败,最终才完成了《埃德蒙·贝拉米画像》。

▲“画家”签名。方程式代表了AI开发模型GAN的价值函数。

事实上,这并非Obvious所创作的第一件作品,而是第11件。Obvious构想了一个虚拟的贝拉米家族,并为每个家族人物都拟定形象,用来作画。在埃德蒙·贝拉米之前,还有其他贝拉米家族的成员早已成画。埃德蒙先生的“曾祖母辈”,《贝拉米伯爵夫人》(La Comtesse de Belamy)成名更早,它在今年2月就被艺术品收藏家Nicholas Laugero Lasserre以11547美元的价格买走,并在巴黎的画廊展出。当时,“AI画作”这个名头就吸引了不少关注和争议。

▲贝拉米家族肖像族谱。

▲《贝拉米伯爵夫人》。

“抄袭风波”暴露的AI创作漏洞

《埃德蒙·贝拉米画像》一炮而红之后,其幕后的Obvious团队也成为了各大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据悉,这个团队由3个25岁的巴黎大男孩组成:雨果·卡塞勒斯-杜普拉(Hugo Caselles-Dupra)、皮埃尔·福特雷(Pierre Fautrel)和高蒂尔·维尼尔(Gauthier Vernier)。福特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在最开始创作时,人们不知道他们是谁,要做什么,“但现在我们被当做了真正的艺术家”。

不过,Obvious团队的成功,从目前来看可能还掺了些水分。根据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该团队用来编写AI程序的代码,其实是借鉴了另一名极客在互联网上公布的开源代码,这就让科技界对于Obvious的原创性产生了较大争议。

疑似被剽窃的代码原创者名为Robbie Barrat,是一名19岁的大学生。相比Obvious团队,Barrat其实在AI艺术界更有名气,他一直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AI绘画作品,在论坛上传授创作心得,最重要的是他公开了自己编写AI的代码。而Obvious团队就在询问Barrat后将这些代码运用到了自己的AI中,用其进行了后续创作。The Verge因此在文章标题中毫不客气地指出:“三个法国学生用借来的代码创作出第一幅登上佳士得拍卖的AI画作。”

▲Robbie Barrat创作的AI画作。

一些AI艺术界人士也对Obvious团队的举动颇有微词。一名专注于GAN创作的德国艺术家Mario Klingemann表示,“可以说90%的工作量都是由Barrat(的代码)来完成的”。新西兰艺术家Tom White则用Barrat的代码和《埃德蒙·贝拉米画像》的设定进行了一系列创作,他表示,“我无法证明Obvious团队的AI就是脱胎于Barrat的模型,但看起来两者的成果差不多”。面对质疑,Obvious团队的卡塞勒斯-杜普拉承认他们的确使用了Robbie Barrat的代码,也没有做什么修改,“但要让代码变成一幅画作,我们没少花功夫”。

▲Tom White用Barrat的AI模型生成的肖像画。

事实上,在AI技术繁荣发展的今天,不少公司和极客都会公开开源代码,“借代码”的事儿也时有发生,无论是在AI艺术界或是其他领域都是如此。艺术网站Artnome的数字艺术家Jason Bailey就表示,在数字艺术界其实每周都会发生“A拿走了B的代码,调试一下然后卖价钱”的案例。而Barrat以及其他艺术家则担心,《埃德蒙·贝拉米画像》可能会让外界对AI绘画产生误解,忽视了其他一直潜心进行AI艺术创作的人。

到底什么才算“艺术”?

当然,比起关心代码争议,普通看客们更关心的问题是:AI绘画算不算艺术?它难道真的会替代传统绘画?对此Obvious团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是新一代的创作者,但我们完全不会取代那些创新艺术家。”他们表示自己所追寻的艺术形式更像是一个新的艺术分支,“就像1800年代新冒头的摄影技术那样”。

▲Vera Molnár的《无题》(Untitled)绘于1972年,是早期的电脑艺术作品。

从1960年代以来,人类艺术家就开始探索使用电脑帮助创作或是让电脑自主创作的可能性。在Obvious团队之前,最有名的例子还是谷歌Deepmind,该团队在2016年就完成了一系列AI画作,并举办了展览和拍卖——不过当时并非以艺术品拍卖的名义,前来捧场的也是科技界人士。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创造”应该是属于人类的天赋,是人工智能所无法企及的,所以AI绘画本质上还是大数据处理,很难承认其艺术价值。但如今《埃德蒙·贝拉米画像》却再一次引发了争议。

▲谷歌Deepmind创作的画作。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评判AI绘画,如何定义“艺术创造”?艺术评论家、《艺术评论》资深编辑JJ Charlesworth在CNN的专栏中表示,人类艺术家和AI最大的区别,是创作理念的不同。文章写道,所谓原创,应该是在已知有多少现存的作品和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创作出新的、包含不同意义和思想的东西。Charlesworth称,人类创作某个作品一定是有理由的,此外艺术家在创作时可能并不在乎外界究竟是否喜欢这个作品——事实上,很多作品都是存在争议的。但AI正相反,它们在“创作”时并不会有特定的理由,不是为了表达它们的某种思想或诉求,而它们在创作时也一定是以“大多数人喜欢的样子”为标准的,毕竟它们的参考方就是那些颇有声誉的大师名作。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以上内容为【AI画作拍出43万美元天价,但这能算艺术吗? | ai11伯爵】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