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AI/人工智能

高中生自制AI无人驾驶车 走访申城首批“AI+教育”试点场景 | ai简易版

人阅读 2023-10-24 02:08:12

【高中生自制AI无人驾驶车 走访申城首批“AI+教育”试点场景 | ai简易版】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IT时报记者 郝俊慧

如何将人工智能(AI)应用到教育场景中是全国教育工作者们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上海市西中学和上海体育学院经过多年实践,答案呼之欲出——利用AI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技术再造教学流程、内容、方式,打破“木桶效应”,孔夫子两千年前提出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了实现的可能。

课堂变身!在“AI实验室”造一块芯片

准确识别人脸、时间、位置的签到系统、为镜头里的你自动美颜或者戴上“兔子耳朵”的AR(增强现实)、展示全息影响的空气屏、带有GPU芯片的超算中心……对,你没有走错,这不是某家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的实验室,而是市西中学的AI实验室。

成为AI 教育先行者,对市西中学而言是水到渠成之事。2017年,市西中学便采用华师大、商汤集团以及上海市六所重点中学共同编写的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开设人工智能的拓展型与研究型课程,学生们可以学习卷积、Python语言等AI基础内容。

为了让学生们的实验成果有落地环境,市西中学和国内AI“独角兽”商汤科技共同打造了人工智能实验室,除了让学生对AI有最直观的认知外,更可以直接进行人工智能教学、科研以及动手实战。

“前进、后退、左转、右转……”一架无人机跟随老师的语音指令灵活而匀速地在空中飞行,教室里一张两平方米大小的桌子上,放置着满满当当的各类无人机。

将原本手动控制的指令变成语音,是AI实验室同学们做的一个“软硬结合”实验:将自己设计的AI程序和算法“烧”至可擦写的芯片中,然后将其安装于无人机中,使学生在电脑上编写的程序转化为真实的硬件控制,从而使人工智能数据采集、判断、决策的过程更加可视化,市西中学为学生们打造了一条简易版“AI芯片”生产线。

除了声控无人机,通过图像视觉识别路况的无人驾驶小车、被握拳、ok等手势控制的机器人等都是芯片工作室的“试验田”,为学生提供更多课题落地或者模拟实现的硬件平台。

教练变身!机器人版“马龙”陪你打乒乓

削球!上旋!下旋!直板横打!

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的训练场上有一名优秀的“陪练员”,它不仅不知疲倦、24小时陪你练球,而且越打越聪明,甭管你是普通水平,还是国家队健将,想怎么打就怎么打!它便是全球第一个会拿着球拍打乒乓球的机器人——上海体育学院中国乒乓球学院和新宋机器人共同研发的庞伯特。

2018年,二代庞伯特第一次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亮相,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乒乓球学院院长施之皓(原国家乒乓球女队主教练)与庞伯特进行了一番切磋,每秒18米的国手速度、误差不超过5cm的擦边球,这场较量看得人心潮澎湃。更令人期待的是,即将在今年8月底举行的2019世界人工大会上,2.5代庞伯特将自我进化,并向高手发起挑战。

让庞伯特变得如此“聪明”的,首先要归功于乒乓球台正上方2-3米处的一对高速立体摄像机,他们如同庞伯特的眼睛,可以实时捕捉并记录高速运动的乒乓球轨迹,而搭载在庞伯特大脑里的人工智能算法平台,能够基于海量轨迹数据进行深度学习。

“乒乓球的精髓是旋转,一名优秀的乒乓球队员可以根据对方击球时,胶皮和乒乓球接触的点位判断球旋转的弧度和速度,然后瞬间决定策略。”施之皓告诉记者,在实时对打中,庞伯特可以通过视频识别,迅速找出对手乒乓球的精准轨迹,实时预测出落点位置,并确定回击策略。

从1代到2代,从2代到2.5代,庞伯特在不停进化中。据了解,今年9月开学后,2.5代庞伯特很可能正式成为中国乒乓球学院一名“教练”,甭管马龙还是张继科,庞伯特与他们都有一战可能。

教育不是“木桶” 让AI因材施教

两千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先进的教育观念在此后千年被世人向往,却很难彻底实现,直到技术带来足够的可能。

市西中学副校长林勤认为,AI 教育的核心是技术支持下的教与学模式的变革,除了前文中提供AI实验室和芯片工作室促进教学形式的重构外,市西中学还在尝试通过AI建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与内容,实现教学方式和流程的再造。

“走班制”是目前热门的教育改革新模式,学生打破固有的年龄限制,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合适的班级,比如初三(一)班中可能既有同龄的初三生,也可能有低龄的初一生。

然而,合适的学生到合适的班级,这种分配往往依赖于老师的个人判断。林勤希望,通过AI对这名学生的所有大数据综合分析,可以找出该学生的突出性优势,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优势发展,“教育不能追求片面木桶理论,要在原基础上优势发展。”

庞伯特更积极的意义则在于“有教无类”,它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使之既可以与世界顶尖高手马龙过过招,也可以放低“姿态”,为小学生们“喂喂招”。不久的将来,它将有可能出现在中小学体育场、社区活动中心、健身房等不同场景中。

以上内容为【高中生自制AI无人驾驶车 走访申城首批“AI+教育”试点场景 | ai简易版】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