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疫情下的创新|人工智能填表
【钉钉疫情下的创新|人工智能填表】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今年7月以来疫情反复无常,给我国防疫防控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在学校开学等关键时期,如何确保师生安全健康,教学的秩序和校园的安全,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
疫情下,安全返校工作并不容易
在离开学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安徽大学就在为学生的返校工作提前准备着。
为了保证师生能够顺利返校,安徽大学要求全校3.5万 的师生,在开学返校前必须提前14天每日在钉钉上健康打卡。然而在传统的健康打卡中,“是否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等信息是由用户自行填写,存在着漏报瞒报等风险。为了排除此类风险隐患,安徽大学要求师生在每日健康打卡时上传通信大数据行程卡截图。
行程卡信息有了,可是又该如何对图片上的信息进行核对验证呢?于是全校投入300多名老师,每天对提交上来的上万张行程卡截图信息人工审核,汇总有中高风险城市行程的人员,上报到学院,学院收集汇总之后再上报到学校,以此降低疫情风险。
然而这看起来简单的工作,实则是个大工程。每个老师每天要花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工作非常的低效。同时对学校来说,人工审核过程中存在的疏漏风险也是不可控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容有任何失误,需要数据准确,同时繁琐的审核工作也给教职工带去了很大的压力,一时间,学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钉钉智能填表上线“通信行程卡”组件
OCR技术助力疫情防控
钉钉智能办公产品部填表团队的几位同学,发现7月份以来,许多组织为了落实防疫政策,在组织健康打卡时都有要求用户填写14天内是否前往过中高风险地区。而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降低风险,一些组织开始收集用户的行程卡。然而行程卡截图上的信息却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行核对工作。注意到这些问题之后,几位同学萌生了通过使用OCR技术,自动识别行程卡截图上人员、行程等主要信息的想法,以此提高信息核验的效率,帮助组织更轻松地开展防疫工作。
说干就干,填表团队的同学迅速联系了阿里巴巴达摩院,在拥有着成熟OCR文字识别技术的达摩院的支持下,两方同学加班加点奋战一周,终于“通信行程卡”组件于8月16日正式发布灰度试用。
自动识别行程信息本次升级,钉钉在“智能填表”和“班级填表”同步增加了“通信行程卡”组件,管理员在配置表单时可以直接添加。
在配置组件时勾选手机尾号校验,用户上传的截图手机号必须匹配钉钉登录手机号,这样可以对添填表人员的身份进行核实。除此之外,还可以对行程卡更新时间进行设置,要求用户上传指定时间内截图,管理员可以根据当地防疫政策的更新进行灵活的配置。用户上传截图后,后台将自动识别图中中高风险行程等信息,减少人工二次审核比对的步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
自动汇总数据除了通过OCR技术识别形成信息外,使用钉钉填表收集数据,后台可以自动统计数据,例如非绿卡人数、中高风险城市行程人数等一目了然。行程卡截图、行程卡状态、具体中高风险行程等明细数据,还支持下载查看,便于后续防疫工作的开展。
8月18日,“通信大数据行程卡”在安徽大学教职工中进行了小范围试用,反馈出乎意料的好,第二天便正式为正式加入了全校3万 师生的每日健康打卡中,帮助学校轻松收集统计中高风险行程人员信息,有效降低了疫情防控风险,同时降低了学校在信息收集工作过程中的复杂度,帮助学校老师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截止9月初,“通信行程卡”组件使用组织超过了1500个,人数已经超过12万,帮助政府/学校/企业更快速、准确的收集职工/学生/家长的中高风险城市行程信息,更高效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未来钉钉智能填表还将不断提升自己“智能”的能力,在防疫、信息收集、调研、测评等诸多场景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不断帮助组织提升运营效率。
以上内容为【钉钉疫情下的创新|人工智能填表】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