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迭代令交通事故查勘定损模式巨变 蚂蚁金服定损宝2.0版人人成“定损员” | ai定损
【AI迭代令交通事故查勘定损模式巨变 蚂蚁金服定损宝2.0版人人成“定损员” | ai定损】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人工智能技术(AI)的不断迭代更新,正彻底改变传统的交通事故定损方式。
近日,蚂蚁金服发布了定损宝2.0技术版本,将此前图像识别AI技术升级成准确率更高的视频识别AI技术,并着手开放技术平台,与保险公司一对一理赔系统对接升级,让保险公司可以自助接入定损宝。
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李冠如向记者透露,此前定损宝1.0版本将图像识别AI技术应用在交通事故定损领域,主要目的是解决对不规则车辆损伤进行识别的行业难题,用AI人工智能技术“充当”定损员的眼睛和大脑,在减少查勘定损人员繁杂工作量的同时,提高标准化定损的准确率。
但蚂蚁金服很快发现,定损宝1.0版本主要是按照专业人员定损操作习惯设计的,对车辆“伤痕”拍照过程也有较高要求,比如按照严格的远中近拍摄逻辑。这导致普通用户难以用到定损宝对事故车辆及时进行查勘定损。
她直言,要真正提升用户的查勘定损体验,最好是用户随手拍照就能实现定损,人人都能成为定损员。
为此,蚂蚁金服对定损宝2.0版本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大幅迭代更新。其中包括运用SLAM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定位车辆与拍照者的相对距离与拍摄角度,并实时根据大数据算法模型给出“反馈”,指导用户“正确”拍摄车辆“伤痕”,此外定损宝2.0版本引入大量A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增强用户的交互体验,让检测结果清晰展现出来。
“与此同时,我们还在定损宝2.0版本移动端引入具有深度学习功能的AI技术,能够根据视频图像识别、车辆结构、业务规则等算法模型,识别汽车伤痕是否属于本次交通事故损伤,如此避免车主用户多花冤枉钱,影响第二年保费开支。”她指出。为了让普通车主随手拍也能达到专业查勘定损人员的效果,蚂蚁金服在定损宝2.0版本所引用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仅专利数达到46项,是定损宝1.0版本的两倍之多。
除了人工智能技术大幅升级,定损宝2.0版本采取平台开放模式——此前1.0版本需系统逐一对接各家保险公司开展理赔流程,2.0版本则成为标准化的技术平台,保险公司可以自行开发对接办理车险定损理赔,更好地服务用户。
“事实上,我们希望定损宝2.0能让车主用户能自己了解到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车辆损伤,以及相应的维修价格(按照行业平均水准),一方面给事故车主之间解决赔偿问题提供准确依据;另一方面也避免汽车维修过程,个别维修企业趁机夸大交通事故车辆损坏程度获取更高维修款(有保险公司支付),令车主在不知情情况下第二年白白多花不少保费。”一位蚂蚁金服人士直言。目前定损宝1.0版本在这方面的作用已经显现——过去一年定损宝1.0版本为太平、大地、阳光、安盛天平等多家保险公司提供定损、定价调用服务超过千万次,共计节省定损人员工作量超75万个小时同时,为车险业节省逾20亿元的理赔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定损宝2.0版本人工智能技术大幅升级同时,蚂蚁金服保险事业群总裁尹铭却担心定损宝有可能被取代。
究其原因,一是尽管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事故定损领域的应用日臻成熟,但汽车产业也在高速智能化发展。随着IoT物联网技术应用的普及,车辆的传感设备将极大简化事故后车辆损失数据的收集过程,通过IoT传感设备,自动识别车辆和周围物品损失。因此未来图像和视频的采集环节都没有用武之地,车辆传感设备会自动解决定损理赔问题,相应的基于图像与视频AI识别技术的定损宝也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二是随着无人驾驶汽车(或者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自动驾驶辅助工具)日益普及,车险商业模式也会彻底重构——一旦无人驾驶汽车大幅降低汽车事故发生概率,交强险保费将相应下调,令汽车厂家可以将交强险与汽车开展捆绑销售,大大降低车主用户购买商业车险的机率,因此未来车险产品很可能变得“碎片化使用”——实现“按人、按场景”的即时定价,即不同驾驶风格的车主,不同的汽车使用场景(比如上下班或郊游),不同的行车路线与里程,都会导致车险产品风险定价截然不同。
“这很可能导致未来车险定损理赔方式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引领定损宝业务模式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开发随之巨变,甚至被取代。”尹铭表示。但在定损宝被“取代”前,蚂蚁金服将致力于通过引入更多AI技术,不断完善车主用户在交通事故定损理赔的客户体验。比如定损宝下一步将引入更多AI技术用于“对抗学习”,也就是防止现有AI技术学习到“不该学习”的东西,导致理赔定价混乱。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以上内容为【AI迭代令交通事故查勘定损模式巨变 蚂蚁金服定损宝2.0版人人成“定损员” | ai定损】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