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AI/人工智能

网络中国节•清明|当古诗词遇见AI,碰撞出不一样的清明时节! | AI防撞

人阅读 2023-07-24 16:48:05

【网络中国节•清明|当古诗词遇见AI,碰撞出不一样的清明时节! | AI防撞】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4月5日,在气清景明,春光明媚之际,清明节如期而至了。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人们自古就有祭祖、踏青、郊游、蹴鞠、放风筝、打秋千、戴柳、射柳等习俗。万事万物,在浓浓的诗意中化开。当清明古诗词遇见人工智能,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点击图片,让AI为你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清明图景。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的这一首《清明》将节气的伤感基调描绘得淋漓尽致。淅淅沥沥的凄雨之中,人们扫墓祭祖、缅怀故人,心怀感伤。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而悲伤并不是清明节的唯一,如果清明天气晴好,踏青郊游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明媚春光的好方式。正如宋·程颢所言“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也许途中会遇见清明“节气”之花——“桐花”,或紫色或白色,绽放着浩浩荡荡的美丽,装扮着本就隆重的春天。“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宋·柳永的《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写尽了桐花烂漫的风致。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五代·冯延巳在《鹊踏枝·清明》中言道:“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正当落絮纷纷,杏花娇艳盛开之时,一场清明雨又给这短暂的欢愉增添了些许愁思。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听,南归的燕子正在“窃窃私语”;看,洁白的梨花随风散落。这是宋·晏殊在《破阵子·春景》中描绘的景象:“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当然在婉转啼唱的声音中,怎可少了被称为“春来第一声”的黄鹂。正如元·张可久的《清江引·春思》所云:“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除了祭祀踏青,清明节还有很多有趣的习俗,比如,蹴鞠、荡秋千,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有利于身体健康。“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唐·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就描绘了踢球的技艺。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小孩子,提起放风筝,更是喜不自胜。“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高鼎的《村居》将一群儿童在清明节放风筝的欢快心情生动地展现出来。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提到清明节,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节日——寒食节。唐·韩翃《寒食》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历史上,寒食清明两节相近,寒食节需禁火三日,所以有关活动也就延续到了清明节。久而久之,便合为一个节日。

点击图片,AI为你绘制。

寒食节期间,古人禁烟火、吃冷食,而青团的前身即为主流冷食之一。清·袁枚的《随园食单》形象细致地描绘了青团,“捣青草为汁,和粉作粉团,色如碧玉”,一颗颗诱人的青团跃然纸上。

文案:胡丽苹

制作:罗志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以上内容为【网络中国节•清明|当古诗词遇见AI,碰撞出不一样的清明时节! | AI防撞】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