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 AI/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发展史(五):第二次低谷|人工智能低谷

人阅读 2023-07-13 18:20:12

【人工智能发展史(五):第二次低谷|人工智能低谷】lot物联网小编为你整理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你解答。

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短暂的春天之后,人工智能进入了第二次低谷。造成这次低谷的原因主要是财政问题。

主要原因

一是专家系统的维护成本太高,且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其实用性仅局限于某些特定场景;二是专家系统难以升级使用,需要采用人工方式对其知识库进行维护,机器获取知识的难度越来越大;三是IBM、苹果生产的台式机性能不断提升,到1987年其性能已经超过了其他厂家生产的昂贵的Lisp(列表处理语言)机,支持人工智能的硬件厂商逐渐失去了市场,效益不断下滑,已经无力再继续支持人工智能的开发。

到了80年代晚期,人工智能赞助的“东家”——战略计算促进会,开始大幅削减对人工智能项目的资助。该协会的新任领导认为AI并非“下一个浪潮”,拨款将倾向于那些看起来更容易出成果的项目。人工智能开始从兴盛时代逐渐进入“寒冬”。

小结

从诞生、两次高潮和两次低谷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不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它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这里对前面几篇文章的内容做一个小结:

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

1956-1974年,人工智能发展经历了第一次高潮;

1975-1980年,人工智能发展遇到瓶颈;

1980-1987年,人工智能由“推理期”进入“知识期”;

1987-1993年,因财政问题,人工智能进入第二次低谷。

从1993年至今,机器学习的兴起,使人工智能进入第三次高潮。当前,得益于算法、算力、算子的发展,人工智能迎来爆发,人类进入“人工智能 ”时代。

以上内容为【人工智能发展史(五):第二次低谷|人工智能低谷】的相关内容,更多相关内容关注lot物联网。

LOT物联网

iot产品 iot技术 iot应用 iot工程

Powered By LOT物联网  闽ICP备2024036174号-1

联系邮箱:support101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