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获突破!战略布局硬核科技企业正当时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全球资本市场翻腾奔涌。展望未来,谁能乘风破浪?如何浪底淘真金?
近日,从华为争气机Mate60Pro“王者归来”到国产光刻机获重大突破的消息满天飞,举国上下沸腾不已。在1500个日夜的奋斗和数百条制裁措施的围堵下,中国人再次证明了自身的科技实力。
正如人民日报所评论: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奋进者的决心!矢志创新的中国企业,并不会被外界的压力轻易击倒。
科技创新无疑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一个关键变量,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这背后需要更多的企业像华为一样,在逆境中砥砺前进,在压力下实干。而肩负着中国自主创新使命的科创板正孵化出一批批高新技术的企业。
毋庸置疑,未来投资中国的核心主线一定离不开硬科技,为创新国策而生的科创板正重塑中国的资本生态。作为我国产业升级及经济转型的重要助推器,科创板配置投资价值凸显。
笔者注意到,全市场首批发行的科创100ETF(588190)于9月15日在上市交易,上市当日成交火爆。
01
硬科技是最大的底气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仅用40年时间达到了西方国家用上百年时间才达到的成就,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功跻身世界大国行列,创造了人类经济学奇迹。
奇迹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经济全球浪潮下的人口红利、工业化和城镇化,尤其是土地、劳动力、资源品等传统生产要素提供了主要动力。
但传统生产要素带来的边际效益衰减非常快,叠加逆全球化来势汹汹,人口红利见顶,中国经济亟需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决策层果断推出了“攻关硬核科技”的新型举国体制。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正从制造大国转型为创造大国。
《十四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35年中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50年中国要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此外,2023年中央科技委的成立,再次将科技上升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房地产泡沫爆发以后,日本陷入了外界认为的“失落的三十年”,但事实是日本GDP一直维持在5万亿美元左右的水平,高端制造业成为贡献主要的增长动力。
回看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中国过去十几年在光伏、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等科技赛道上做到了世界领先,去年更是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乘用车出口国。
反映到经济数据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也逐年提升,由2016年12.40%增长至2021年的15.10%,因此高技术产业有力支撑了中国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正在从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进入到科技创新导向阶段,未来在围绕国家科技强国的建设主线上,我们有机会享受到国家新发展的红利。
经济的新旧动能换挡之际,科创板的使命正就是让中国走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去扶持更多的硬科技企业。
02
战略布局硬科技正当时
从当前经济周期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兵家必争的制高点。欧美韩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拿出巨量资金补贴半导体等高新技术发展。从行业发展来看,ChatGPT全球爆火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器人、智能驾驶开始有实体产品推出,一个全新的科技新时代正拉开帷幕。
国内从顶层设计、产业、资本全方位描绘创新强国的战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在全球科技浪潮与国产替代趋势下,科创板企业迎来发展新契机,也将长期显著受益于国产化率提升带来的价值增长。
值此科创板开市四周年之际,上交所联合中证指数公司于8月7日隆重推出科创100指数,是此轮数字经济与国产替代浪潮下,最不容忽视的新一代科技小巨人指数。
对于该指数,业内仅用八个字精准点出了其本质:尖端科技,硬核创新。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硬科技已成为全球共识,我国政策更是助推科技创新蓄力向上。近期上市的科创100ETF(588190)聚焦尖端科技细分龙头,为投资者一键掘金科创板提供新利器。
03
新一代科技小巨人指数面世
作为第二个科创板宽基指数,科创100相比科创50最大的不同就是市值分布上。
科创100是选取市值第51名以后的100只科创板股票,平均市值在170亿左右,聚焦中小市值尖端科企,代表了科创中小盘的指数。
小市值意味更高的估值弹性。从2019年12月31日至今的历次大涨的行情表现来看,科创100每次都一马当先,大幅跑赢科创50和主流宽基指数。
高估值得益于高成长性,历史业绩来看,科创100指数营收增长中枢在40%左右,盈利能力更为突出,ROE中枢约为10%,九成时间跑赢科创50指数。
科创100的高成长性又源自于高研发投入,从历年研发费率数据来看,科创100均完胜科创50。
今年二季度数据来看,科创100各个比例的研发投入比例领先科创50,下图可以看出相比科创50,科创100研发强度更高、科技属性更强。
同时相较科创50,科创100指数的行业分布更均衡,科创行业整体覆盖度更高,其中医药、电子、电力设备等行业占比更高,符合国家重点聚焦的三大领域。
在行业分布均衡均衡的基础上,科创100的前10大权重占比仅为21.98%,相比科创50超50%高度集中,分散化的权重更有利于降低风险。
发展高端制造业是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经之路,科创100企业作为科创板中产业中坚和细分龙头的代表,自然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但投资毕竟是做交易,再好资产没有一个好的价格,都不能算是一种好投资。现在是下手科创板100的好时机吗?
从宏观经济来看,最新的8月经济数据已经相互佐证中国经济边际改善,8月社零数据、规上工业增加值大超预期,与此前的PMI、CPI、进出口以及金融数据相互印证。
今年“强预期”与“弱现实”的预期差导致市场过度悲观,目前在A股上有了充分定价,截至今年9月8日,科创板市盈率为69.4倍,位于2019年以来的估值均值下方,低估值是反弹动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资本四支箭等一系列救市措施出台下,叠加科创企业爆发回购潮,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亮出看跌期权的底线,经过深度调整的科创板后续具备强大的反弹势能。
从行业周期来看,作为科创100指数两大权重行业——医药和半导体都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医药行业已深度调整了三年,叠加近期的反腐风暴来袭,行业风险进一步出清,在政策持续鼓励创新以及美联储暴力加息桎梏即将消失之际,行业的确存在困境反转的机会。
半导体已经来到行业周期底部,存储芯片概念股的率先反弹更是吹起反攻的号角,半导体行业有望迎来见底回升的行业周期、科技创新周期和国产化周期的三大周期共振。
往后两年的业绩预期来看,市场对于科创100的营收和盈利预期均强于科创50。
因此,在资本市场可以看到近期北向资金在抛售大盘股之余大力加仓AI概念股、医药股。无独有偶的是,近期机构加大对A股上市公司的调研,且集中调研医药、科技行业。
资金对科创板偏爱不言而喻。今年前7个月科创系列指数狂吸金超850亿元。
综合来看,在创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核心和短期救市政策下,科创板正迎来新一轮配置窗口期。
04
一键布局硬科技指数:
科创100ETF(588190)
科创100ETF(58819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100指数,首募发行吸金13.58亿元,户均认购金额达到8.05万元,高于其他三只同类产品。
科创100ETF上市以来成交火爆,自9月15日上市以来,每日成交额均超1亿,表现活跃,说明该产品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成立于2001年的银华基金,至今已九度荣膺“金牛基金管理公司”。银华基金还具备丰富的ETF管理经验,且公司高瞻远瞩地在2013年就将ETF确立为公司战略业务,自主研发了领先的量化投资IT系统,在2020年荣获业内唯一“量化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项。
银华基金建立了丰富的ETF产品线,截至9月11日,已成立36只非货ETF产品,为投资者提供市场布局工具化产品,是值得投资者信赖的ETF管理人。
银华基金本次派出两位重磅量化投资部基金经理马君和张亦驰,来管理科创100ETF。
对于科创100ETF的的投资价值,诚如基金经理马君所言,目前中国处于新一轮供给创新、产业升级周期中,科创板映射着国家发展战略方向与未来制造业的发展路径。作为这一轮周期中的产业升级中坚,科技创新企业长期投资机会大。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看好硬科技企业,不妨定投科创100ETF(588190)。
风险提示:上述观点、看法和思路根据当前市场情况判断做出,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指数过往业绩不代表其未来表现,亦不构成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或任何投资建议。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